多年来,人类未接收到外星信号,新技术的诞生,能否找到外星文明( 二 )


前年的二月份 , 突破聆听计划发布了迄今为止有关寻找外星文明的观测数据包 , 以便给科学家们提供分析资料 。
这个数据包是世界多国多个天文台联合提供的 , 包括来自银河系圆盘和银河系核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区域的众多射电信号 。


通过研究发现 , 如果想要探究外星文明到底存不存在 , 就必须研究星系中心 , 某些超级发达的外星文明很可能在星系中心附近建造由超大质量黑洞充电的巨大无线电发射器 。
天文望远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 会带来更多的探测数据 , 科学家必须分析和过滤这些繁杂庞大的数据 , 有时还要多次分析旧数据 , 寻找之前被忽略的信息 。
比如来自遥远星系被称之为快速射电暴的无线电波强闪 , 就是科学家通过以往的数据过滤分析而来的 。


“泛寻”方案以往无线电波是寻找外星文明的天文学家关注的焦点 , 但其实无线电波并不是发送至外太空的唯一途径 , 外星文明也可能使用纳米激光脉冲来传递信息 。
虽然在61年前 , 激光就被认为是可作为星际通信的途径 , 但当时人们还是以寻找无线电信号为方法 , 因为无线电的能量非常低 , 非常适合打包“外星文明邮件” , 而如今科学家也在考虑激光脉冲传递信息的可能性 。
科学家寄望于新的观测设备能提高通过可见光寻找外星文明的能力 , 四年前 , 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一种新型方案 , 称之为“泛寻” 。


四个天文台同时搜索可观测天空的外星文明信号 , 每个天文台都配备了88个光学和近红外探测器镜头 , 位于北半球的两个天文台负责北部天空 , 对该阵列探测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过滤 。
位于南半球的两个天文台负责观测南部天空 , 同样需要分析过滤所获得的数据 。 南北半球的几个天文台还会持续观测天空中相同的区域 , 由此排除地面光学污染信号 。
相信这些新技术的诞生和熟练的应用 , 会为寻找外星文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多年来,人类未接收到外星信号,新技术的诞生,能否找到外星文明】图片来自网络 , 侵联必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