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头雁也是一种典型的候鸟 , 它们繁殖地主要集中在中亚、蒙古国等地 , 越冬地却在印度、缅甸、我国云南等地 , 所以它们必须也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 。 虽然斑头雁比大天鹅体型小很多 , 但是它们选择的迁徙路线却以珠峰以及其附近的高峰为主 。
科学家们通过用定位系统对斑头雁的研究发现 , 它们的迁徙平均高度在6000-7500米之间 , 而在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时 , 它们的最高飞行高度甚至达到了8800米以上 。
因此 , 斑头雁成为了鸭科下唯一一种可以飞越珠峰的鸟类 。
飞得高并不容易鸟类虽然大部分都具备飞行能力 , 但是一般情况下 , 鸟类都在离地面千米以内飞行 , 甚至大多数鸟都喜欢低空飞行 。 当然 , 鸟类不同的飞行高度主要是觅食习性决定的 , 比如麻雀的主要食物来自于地面 , 所以它们最多也就飞个十几米就算很高了 , 而燕子喜欢在空中捕食昆虫 , 所以它们的平均飞行高度在10米以内 。
老鹰需要搜寻地面上的哺乳动物 , 所以需要开阔的视野 , 因此它们跑到了几百米 , 甚至千米的高空上去了 。
对于高飞的鸟类来说也是一样的 , 如果不是飞行路线的平均海拔较高或者是被一些大山挡住 , 它们其实也不愿意高飞 , 而且高飞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效率极高的呼吸系统 , 这是在高海拔空气稀薄处飞行所必须的 , 这除了需要鸟类具有更快的呼吸节奏外 , 其体内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也很重要 , 像斑头雁这种能够飞入8000多米高空的鸟类 , 其血红蛋白分支结构中就包含一个特殊的氨基酸 , 这种氨基酸对氧气有特别的亲和力 。
第二:更大的翼展 。 在现存的鸟类中 , 飞得越高的鸟其翼展越大 , 比如飞的最高的鸟是黑白兀鹫(1.1万米高空) , 它的翼展平均就有2.5米 , 而像上面说到的大天鹅 , 它的翼展在2.3米左右 , 就明显不如黑白兀鹫 。
斑头雁的体型虽然不大 , 但是其翼展最大可达3米 , 所以它飞得要比大天鹅更高 , 不过 , 它的飞行高度是黑白兀鹫的 , 这是因为黑白兀鹫比大天鹅的体重要轻一些 , 所以同体重下 , 翼展越大飞的越高 。
总结能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鸟其实并不少 , 这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有高有低 , 但是单纯的从鸭科下找到能够飞越高峰的鸟就只有两种了 , 它们都有着高效的呼吸系统以及较大的翼展 。
【高峰|什么“鸭子”可以飞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当然 , 高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 因为飞得越高 , 空气越稀薄 , 温度越低 , 容错率就越低 。
推荐阅读
- 高峰|明明个个都是知名景点,为何有些去过的人会表示不会再去第二次?
- 珠峰|浪漫!不负春日好时光,绝美汶川等你打卡!
- 清明节|上海市区北部的“重要商圈”,商场林立、大学众多,已成为副中心
- 绿头鸭|磁器口温度丨巳时19-22℃,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