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全球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 , 其中有10座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 , 比如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海拔8163米的马纳斯鲁峰、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等 , 其主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甚至达到了8848.86米 , 而且珠峰还以每年约1.2厘米的高度在“生长” 。
当然 , 喜马拉雅山脉也不是全都是高峰 , 它也存在一些海拔低于5000米的山口 , 比如唐古拉山口(海拔4633米)、索吉山口(海拔3529米)等 。 对于这些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口来说 , 大多数的“鸭子”都能飞过去 , 比如我们家鸭的祖先绿头鸭 , 它的最高飞行海拔高度在6400米左右 , 这个数据的得出是因为在1962年7月7日 , 一只绿头鸭与一架美国内达华州上空 , 在海拔6400米高空的巡航的飞机相撞才被记录的 。
当然 , 这个高度显然是可以飞跃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些海拔相对较低的山口的 。 但是 , 以绿头鸭的水平是很难飞过喜马拉雅山的高峰的(海拔8000米以上) , 那么 , 什么“鸭子”可以飞过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鸭子”我们常说的鸭子通常是单指家鸭 , 不过如果放在野生鸟类中 , 鸭子就是泛指鸭科下的所有鸟类了 。 鸭科是雁形目下最大的科 , 拥有44个属156个不同的种 , 它们遍布世界各地(南极洲除外) 。
我们比较熟悉的鸭子 , 除了有绿头鸭外 , 大雁、天鹅等都属于鸭科下的成员 , 只不过 , 它们生态位不同 , 演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所以从外形上看差异也很大而已 。
鸭科下的鸟类多为游禽 , 它喜欢在水中嬉戏 , 从水中获取大部分的食物 , 而且这类鸟基本上都属于候鸟 , 有着迁徙的习性 。 它们通常会在北半球繁殖 , 在南半球和赤道附近越冬 , 由于迁徙的路线较长 , 所以鸭科下鸟类的飞行能力都比较的强 。
因此 , 能够飞跃喜马拉雅山脉(高峰)的“鸭子”不止一种 , 而是有两种:斑头雁和大天鹅 。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鸭子” 。
大天鹅大天鹅是鸭科天鹅属下的鸟类 , 也是鸭科下体型较大的一种鸟 , 成年的雄性大天鹅身高平均在1.5米以上 , 体长平均1.4米左右 , 翼展在2.3米左右 , 体重平均10公斤 。
大天鹅的分布比较广 , 在欧亚大陆、北美洲以及非洲都有它们的身影 , 与其他鸭科成员一样 , 大天鹅也是一种候鸟 , 繁殖期它们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东北以及内蒙古等地 , 越冬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 。
每年的9-10月份是大天鹅迁徙的季节 , 它们通常会在夜间迁徙 , 所以很少能被我们看到 。 一般情况下 , 大天鹅迁徙的飞行高度在海拔3000米左右 , 但是一部分栖息地是欧亚大陆南部的大天鹅会迁徙到丹麦、德国等地 , 此时它们就会途径喜马拉雅山 , 所以它们必须要飞跃过去 。
虽然喜马拉雅山脉也有许多海拔相对低的山口 , 但是在它们的迁徙路线上 , 都是高峰 , 只不过 , 它们没有选择珠峰 , 而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卓奥友峰、道拉吉里峰等海拔在8100-8200米的高峰 。
因此 , 大天鹅成为了第一种能够飞跃喜马拉雅山脉(高峰)的“鸭子” 。
斑头雁斑头雁是鸭科雁属下的鸟类 , 属于一种中型鸟类 , 比上面的说到的大天鹅要小很多 , 平均体长在75厘米左右 , 体重平均2.5公斤 。
斑头雁有着灰褐色的羽毛 , 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头顶有两道黑色的带状斑纹 , 而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
推荐阅读
- 高峰|明明个个都是知名景点,为何有些去过的人会表示不会再去第二次?
- 珠峰|浪漫!不负春日好时光,绝美汶川等你打卡!
- 清明节|上海市区北部的“重要商圈”,商场林立、大学众多,已成为副中心
- 绿头鸭|磁器口温度丨巳时19-22℃,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