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红到北斗,中国航天卫星发射成绩斐然,造福中国乃至世界


从东方红到北斗,中国航天卫星发射成绩斐然,造福中国乃至世界


文章图片


从东方红到北斗,中国航天卫星发射成绩斐然,造福中国乃至世界


文章图片


从东方红到北斗,中国航天卫星发射成绩斐然,造福中国乃至世界


文章图片


从东方红到北斗,中国航天卫星发射成绩斐然,造福中国乃至世界


#航天点亮梦想#

客观上说 , 在首次听到中国航天日这个词时 , 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脑子里只浮现出了一幅火箭腾空而起或是探月车在月球表面漫步的画面 , 接着还有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有关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和人物 , 比如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着陆火星以及第一个被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送入太空的中国宇航员杨利伟等等 。
然而无论怎么想 , 我们似乎都忽略了中国航天日定在4月24日的含义以及一个很常见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航天成就 , 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的人造卫星发射活动 。 比如当下或许没有几个人能说得上来中国至今总共发射了多少颗人造卫星 。

其实 , 由于卫星除了民用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 , 因此理论上外界也很难得到中国总共发射了多少颗卫星的准确数据 , 但后期根据某些国际机构通过“卫星标识符”统计的数据来看 , 至今为止中国或与其他国家联合发射的卫星总数应该在480颗左右 。
也就是说 , 自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升空之后 , 我们的航天工程部门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并向太空送入10颗左右的卫星 。 而就此来看 , 中国航天工程所开展的一系列卫星发射项目几乎就是一项日常活动 , 这恐怕也是很多人把卫星发射当作平常事 , 没有在第一时间把它与中国航天日联想在一起的主要原因 。

既然如此 , 那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中国航天工程在卫星发射领域到底取得了哪些成就 , 同时被送入太空的那些卫星到底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什么关系?众所周知 , 当1957年10月14日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之后 , 中国老一辈领导人不仅将航天事业定为了一项振兴中国的基本国策 , 而且还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我们也要研制人造卫星”的号召 。
同时 , 这也唤醒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接着1970年4月24日 , 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不仅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 , 而且还把“东方红”这首曲子传遍了整个地球 。

当然 , 从今天的航天科技来看 , 我们当时送入太空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不但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还似乎也只能算是一颗在太空中唱了一个礼拜东方红歌曲的“太空唱机” 。 然而正是这样一颗功能单一的卫星 , 它却恰恰属于中国航天科技走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
至此 , 在西方的封锁和制裁下 , 中国航天人不仅又向太空中送入了包括气象、通信和试验等16种人造卫星 , 而且还掌握了返回式卫星和一星多用等多项先进航天技术 。 比如1975年11月26日 , 中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就已将我们第一颗返回式试验卫星送入了太空轨道 , 并于三天后成功返回地球 。

看到这里 , 或许很多人都想不到中国老一辈航天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掌握了返回式卫星技术 , 而它们所带回来的国土海洋以及矿产资源等数据 , 也为我们后期实现工业和农业等四个现代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支持 。
接着在1984年4月8日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的1988~1990两年内 , 我们又成功发射了四颗“东方红2号”甲级通信卫星 , 这也是当时很多国人能看到卫星电视转播的主要原因 。 之后1997年5月12日随着“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被送入太空 , 这也标志着中国通信卫星终于进入了大容量以及多波多频阶段 。

通俗讲 , 之前的东方红系列卫星虽然也有通信功能 , 但由于容量低 , 频段少 , 因此不仅功能单一 , 而且还需要发射多颗才能保障地面通信使用 。 而“东风红3号”一颗卫星就覆涵了包括电视、电话、传真、广播、电报和数据传输等多个频波段 。 不仅相当于一星多用 , 而且还为此获得了当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与此同时 , 中国航天工程不但开始与外国(巴西)展开合作 , 还分别向太空送入了多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以及“资源”系列资源卫星 。 紧接着在2000年12月21日 , 中国航天人又展开了一项挑战历史的壮举 , 即向太空中送入了我们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