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


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


文章图片


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


文章图片


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


文章图片


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


文章图片


【胎生动物比卵生动物更高级吗?为什么?】严格意义上说 , 生物不存在高低之分 , 因为只要是现存的生物 , 哪怕是在地球上存在过的生物 , 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以及自然选择才出现的 。
哺乳动物(胎生)和从蛋里出来的动物(卵生)其实也是一样的 , 它们只是繁殖方式和生存方式不同而已 。 如果抛开了对物种的利弊因素 , 去谈高级和低级 , 无疑就是“耍流氓”了 。

繁殖方式不是决定“高级和低级”的因素在自然界中 , 不同的动物类群有着不同的繁殖方式 , 从整体上看 , 动物的繁殖方式无非就是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 因为卵生动物与哺乳动物都是有性生殖的 , 所以 , 它们的繁殖的区别无非就是卵或者胎生 。
其实 , 胎生并不比卵生高级 ,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 , 胎生动物的单次繁殖量是比较少的 , 我们挑几种比较“能生”的哺乳动物来看一下 , 猪一胎能生下10只左右的后代 , 兔子一胎也能平均10只左右 。

虽然猪、兔子在哺乳动物中繁殖能力就已经算很强的了 , 但是放在卵生动物中 , 就有些不抗打了 , 我们且不说随便一次就能产下上万枚卵的鱼 , 就单说能产下带硬壳的卵的动物 , 比如鳄鱼它一个繁殖期能够产下20-90枚卵 , 再比如蟒蛇一次性最多可以产下100枚卵 。
如果是比正常的动物 , 一般情况下哺乳动物一次1-3胎是比较常见的 , 但是普通的鸟在一个繁殖期最少也得产个4-6枚卵 。

这就是胎生和卵生动物的繁殖策略问题了 , 那么这两种策略哪个更高级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后代的存活率上 。 作为胎生动物来说 , 幼崽数量相对较少 , 在接受同样的照顾时 , 存活率要高一些 , 而卵生动物的卵数量相对较多 , 这是一种应对损耗非常好的方式 , 因为这样总是会有后代存活 。
之后 , 胎生动物在成年以前需要跟在父母身边 , 一旦有疏忽被其他猎食者发现 , 就是个团灭 , 而卵生动物一旦有了自主行动的能力(周期短) , 它们就各奔东西了 , 这样分散下 , 后代的存活率反而会更高一下 。 所以 , 从后代整体存活率看 , 卵生不见得就比胎生更低级 。

卵生动物比胎生动物的智商低?我们之所以会有胎生比卵生动物更“高级”的认知 , 主要原因就出在动物与我们人类的互动关系上 , 比如同样的家养动物 , 我们可以跟狗、猫等有一定的互动 , 但是却无法从鸡、鸭那得到互动性的回应 , 于是 , 卵生动物不如胎生动物聪明的客观印象就出现了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
如果是拿胎生动物与灵长类动物比显然是没得比的 , 但是胎生动物中 , 智商也有高有低 , 比如河狸啃树能把自己砸死、树懒能被自己懒死等等 。

而卵生动物中也有非常聪明的存在 , 比如世界上智商排名第二的鸟非洲灰鹦鹉 , 它除了具备与人交流的能力外 , 经过训练后 , 它们还能完成数字排序、学习人类的单词(超过800个)、知道通过人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人的情绪等等 , 这种能力即使放在胎生动物中 , 也没有几个能够做到的 。

最后就是外观了同样是动物 , 胎生动物中即便是凶猛的老虎 , 我们在没有危险时 , 看着它们也是可爱的 , 但是在卵生动物中 , 蛇、鳄鱼这些动物却让人感到厌恶 , 这种外观给我们造成的直观感受也是我们认为它们没有胎生动物高级的原因之一 。
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 , 因为人类本身就是胎生动物 , 周围的动物除了个别的鸟类外 , 基本上都是胎生动物 , 这会在我们的视觉中形成一种主观记忆 , 当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时 , 我们会的视觉会一下子接受不了 。

举个例子 , 我们在看同样一个人时 , 看得越久 , 他越耐看 , 这就是视觉记忆形成的一个过程 , 而且鳄鱼、蛇这些野生动物本身细长的体型也不太符合人对动物的客观记忆 , 所以就有了厌恶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