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姣认为 , 对于众包骑手等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 在实际判例中几乎不会被认定符合劳动关系;但一些在同一个平台全职工作的众包劳动者 , 也应该考虑将其认定为符合劳动关系 , 司法实践中也有相关先例 。
姚艳姣补充说 , 《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对采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 , 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 , 平台企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 但目前还缺乏具体规则和司法案例来厘清平台在何种情况下承担责任 , 以及具体承担哪些责任 。
2021年8月12日 , 江苏南京汽车客运站 , 出租车、网约车排队进行消杀 , 司机进行核酸采样 。 图/人民视觉求解保障难题一名外卖行业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由于劳动关系认定涉及立法等问题 , 目前行业采取的方式是悬置劳动关系并完善劳动保障 。
张林洲说 , 目前骑手最迫切的是工伤保障 。 现在 , 张林洲所在的站点每周都会出一两场车祸 。 他所在的公司 , 专送骑手由合作商通过经纪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雇主责任险 , 众包骑手由众包服务商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 , 众包新骑手首单保费3元由服务商承担 , 后续每人每天保费3元从骑手佣金中扣除 。 张林洲认为 , 雇主责任险最终受益人是企业 , 一旦出现严重事故 , 能够得到报销的医疗费用比例也很有限 。
前述《指导意见》提出 , 要强化职业伤害保障 , 以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行业的平台企业为重点 , 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平台企业应当按规定参加;鼓励平台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 , 提升平台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 。
熟悉政策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目前外卖行业主要是推动商业保险的保障方式 , 做到百分百的商业保险覆盖 。 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上 , 平台会为所有骑手按要求参加 。 在养老和医疗保险上 , 会要求合作商根据用工方式提供适合专送骑手的养老、医疗保险 。 众包则根据政策是个人自愿自主选择 。
“职业伤害保障对平台劳动者的权益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举措 。 但各地试点政策所提供的职业伤害保障保护力度不同 , 我们认为职业保障的力度应该接近工伤保险或基本与工伤保险齐平 。 ”姚艳姣提醒 , 职业伤害保障不能适用于所有平台上的从业者 。 比如 , 对于符合劳动关系的专送骑手 , 应该严格按照当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的规定 , 由平台或合作配送商为其缴纳工伤等社会保险 , 而不能用保障程度相对较低的职业伤害保障来替代 。
2020年6月28日 , 山东滨州市万达广场 , 服装店主在夜市上通过网络直播售货 。 图/人民视觉在平台机制方面 , 姚艳姣建议 , 未来还应该重点推进算法人性化 。 数字平台通过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 对劳动者的管理更加精细和严密 。 2021年12月31日 , 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 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其中第二十条规定 ,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 , 应当保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权益 , 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 。
闻效仪认为 , 还应把新就业形态人群纳入到工会组织体系里来 , 让他们享受工会组织服务 , 通过工会代表劳动者 , 与平台进行协商 。
在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的一些领域 , 一些学者建议要加强政府兜底 。 “家政工的零工化是一个世界难题 。 ”梁萌认为 , 随着老龄化进程、开放生育政策 , 照料劳动的公共性已经体现 , 政府应该为此负起一定责任 。 在德国 , 政府体系内有专门从事照料劳动的人 。 推进家政业职业化水平 , 不仅包括职业规范化 , 还包括对家政劳动本身的尊重和保障 , 形成完整的职业体系 。 “要么立法把劳动关系厘清 , 要么为此兜底 。 ”
【2亿人灵活就业,真的“灵活”吗?】(应受访者要求 , 张林洲、刘芬、赵娜、余莉莉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