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文章图片


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回家,我们比美帝强在哪?技术反超美国


嫦娥五号地月之旅举世瞩目 , 日前嫦娥五号终于带着2千克堪称无价之宝的月壤成功返回 , 这虽然只是人类的一小步 , 却是中国的一大步!
当然 , 在全球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纷纷发来贺电的同时 , 也有一小部分杂音显得不合时宜 。 譬如有人就认为嫦娥五号的技术比美国还差的远 , 甚至将嫦五贬得一无是处 , 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作此文 , 就是要为嫦五正名!

宇宙空间站实景拍摄
美国探索宇宙深空比我们早的多 ,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 美国“阿波罗计划”就已实现载人登月 。
客观地讲 , 在航空航天技术上 , 中美之间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 , 但我们也要看到 , 这个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
半个世纪前美国登月时我们确实是全面落后 , 但五十年后的今天 , 我们不仅迎头赶上 , 而且在局部领域甚至实现了反超 , 这样的发展速度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实景拍摄
中国的航天技术虽然起步晚 , 但我们正在奋起直追 , 终有一天我们会和美国并驾齐驱甚至超越美国 。
而这次的嫦娥五号整个登月行动 , 就体现出了中国多项独有的航天技术 , 其中最重要的 , 是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时采用的“太空打水漂”技术 , 这也正是目前美国还未完全掌握的一项尖端科技 。
我看到很多文章和报道都把“太空打水漂”讲得太复杂 , 各种数据罗列一堆 , 也不管别人看不看得懂 , 此处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介绍一下 , 包你明白 。

嫦娥五号
航天器由太空返回地球 , 自身就带着高速 , 又加上地球的巨大引力 , 会让航天器速度越来越快 , 其结果不外乎两种 , 一种是最终撞上地球 , 另一种是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 。
所以在航天器进入地球大气层前就必须先强制减速 , 但航天器空间有限 , 无法携带太多燃料 , 这时就需要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来进行减速 , 确保航天器顺利返回地面 。
当航天器由太空“撞”向大气层时 , 大气层会产生一个“弹力” , 学名“弓形激波” , 将航天器反弹出大气层 , 由于这种现象很像人们在河边玩的“打水漂” , 所以也就俗称为“太空打水漂” 。

“弓形激波”示意图
前文讲过 , 航天器进入大气层需要减速 , 而这个“打水漂”恰恰能将航天器的巨大动能消耗掉 , 从而实现“自然减速” , 而这点 , 才是“太空打水漂”的真正作用所在 。
航天器第一次被大气层弹出后 , 会第二次进入大气层 , 此时它的速度已经大大降低 , 这时再返回地面就容易的多了 。
那么这项技术的真正难点在哪里呢?为何美国到现在也没完全掌握呢?
答案:控制!
精确控制 , 才是这项技术的根本 。

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打水漂”运动轨迹示意图
试想你在河边“打水漂” , 石头扔出去后只能听天由命 , 因为谁都无法控制石头在水面上跳动时的运动轨迹 。
但嫦娥五号不同 , 为保证着陆的安全 , 中国科学家就必须完美控制嫦五太空“打水漂”时的弹射轨道及落点 。
这对嫦娥五号切入大气层时的速度、角度、抛物线落点等各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 稍有偏差嫦五就回不了地球 。
这一切得感谢“价值五个师”的钱学森老爷子 , 没有他冲破重重阻拦归国建立的航空航天深厚理论体系 , 就没有神舟五号和嫦娥五号的成功 。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精确控制”是嫦娥五号太空“打水漂”的关键 , 而美国恰恰在这一项上差我们太多 。
“阿波罗11号”返回地球时同样也采用了“二次进入大气层”的技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