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越少,寿命越长?《cell》:一天一顿最好,或让你多活28%


吃的越少,寿命越长?《cell》:一天一顿最好,或让你多活28%


文章图片


吃的越少,寿命越长?《cell》:一天一顿最好,或让你多活28%


文章图片


俗语说:“人生不过9吨饭 , 谁先吃完谁先走” , 意思就是每个人一生当中吃的食物是有定数的 , 吃的越多就会越先接近死亡 。 而今这样的论调甚至得到了科学实验证实 , 证明有意识的减少食物摄取 , 确实会让身体更不易变老 , 保持年轻 。 “少食”或许会成为人类通往百岁道路上的照明火把 。
美卫生研究院:挨饿体内细胞自己吃自己 , 或让你多活28%
“少食”的科学定义为热量限制 , 界定为限制热量摄入到自由进食时的50%~70% , 通俗来说就是吃5到7分饱 。 医学文献上关于“少食延寿”的研究很多 , 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卫生研究院在《cell》上发表的一项实验 , 证实了:热量限制和断食时间是促进人体年轻化的关键所在 。

该实验由Rafael de Cabo博士团队完成 , 将292只啮齿动物分成3组 , 分别进行热量控制 , 其中A组不做限制、B组一天允许吃一顿、C一天一顿同时只吃7分饱 , 最后实验样本生存期健康记录显示 , 进食量越少的组在健康程度方面得分表现越好 。
将此项动物实验与人体进行对标 , B组进食机制相当于人体断食24小时 , 实验体在体重减低的同时身体多项指标稳中向好 , 生存期拉长11% , “7分饱”实验对照组将近是它的3倍 , 生存期拉长28% , 且质量更高 。
“少食”背后机制被揭开 。 原来 , 当人体开始感知到饥饿却没有发生进食行为时 , 体内细胞会启动“自噬”模式 , 开始自己吃自己 , 将内部已经受损 , 或失去功能的废旧老细胞自我消化掉 , 这种清退老旧细胞的结果就是身体开始维持年轻状态 。人体内源物与少吃并列为“最有用的7大抗老方法”
科学性论证使抗老人群的认可随之而来 。 此前 , 50岁男星古某乐出席活动时表示:我一天24小时只吃一顿饭 , 吃饭时间在晚上六点 , 不会大吃大喝 , 平时拍戏只喝水 , 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10多年 。
【吃的越少,寿命越长?《cell》:一天一顿最好,或让你多活28%】
古天乐被众多粉丝称为不老男神 , 颜值似乎几十年如一日 , 令人折服 。 哈佛大医学院教授辛克莱对此也情有独钟 , 为了研究抗老 , 自己充当实验体 , 两年间定量摄入细胞代谢成分辅酶i前体(派络维pro关键成分)的同时搭配间歇禁食 , “年轻了18.5岁” , 在《波士顿杂志》访问中 , 辛克莱教授说道 。
其实人体内存在多个关键性年老因素 , 之所以哈佛教授会在热量限制时 , 还坚持摄入派络维pro关键成分就是因为:作为众多细胞代谢关键成分辅酶前体以参与体内细胞DNA复制活动闻名 。
而这一关键要素的演化和分子活动预示着新陈代谢减慢 , 氧化应激下降 , 作用于人体抗老和维持多项生理功能 。 但其实派络维pro类关键成分属于人体内内源性物质 , 日常生活中的蔬菜水果中也少量含有 , 只是含量甚微 , 不足以被吸收 。

辛克莱也因此被称为“抗老教父” , 带领全家一起进行派络维pro类物质补充 , 其中80岁父亲在不进行热量限制只坚持摄入补剂的背景下 , 经常参加漂流、登山等极限运动 , 老人表示:“身边人老的老死的死 , 就我还活着” 。
2019年《Nature》期刊研究员根据过去几百年来人类所有成果进行筛选 , 以安全性、研究详实度、内在机制合理性为标准 , 将辅酶i前体与少吃并列为“最有用的7大抗老方法” 。
当挨饿时 , 优胜劣汰模式会让年轻有力细胞继续保持活力 , 吸收多数能量、刺激新细胞产生 , 那通过减去热量可增加多少年寿命呢?目前仍没有研究给出答案 。
马斯克:未来20年 , 我们将活到120岁
或许关于少吃一些能健康长寿的结论老祖宗们早就知道了 。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关于少食的谚语 , 如“若要身体安 , 三分饥和寒”、“每餐留一口 , 活到九十九”等等 。 不过 , 也不必过度神化此类说法 , 少食虽可延寿 , 也要建立在良好身体基础之上 , 且只有长此以往才能达到效果 , 日常生活不便如此 。
或许便捷高效的方式会更受青睐 , 李嘉诚就因为直接服用辅酶i相关试剂 , 直言年轻20岁 , 另一潘某屹也在服用一种被称作“青春因子”类物质的派络维pro来实现年轻有力 。 加之近年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升 , 年轻、慢老几乎成为每个人的诉求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