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返回后,航天员出舱不能站立行走,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二 )



航天员在空间站上休息与在地面上也大有不同 , 他们睡觉时无法感受躺下时的舒适感 , 而是漂浮着入睡 。 而且空间站高速围绕地球飞行 , 每90分钟就飞一圈 , 航天员每24小时就要经历16次日升日落 , 他们的睡眠质量可想而知 。

数据显示 , 航天员长期执行在轨飞行任务 , 肌肉组织会萎缩20%左右 , 每个月流失1.5%的骨质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飞行6个月 , 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所以说 , 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 , 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适应地球环境 , 他们没有足够的力气对抗地球的重力 , 腿骨也变得脆弱 , 如果着陆后马上站立行走 , 很可能会发生危险 。

4、一时无法适应重力环境2018年 , 美国宇航员安德鲁?福伊斯特尔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飞行任务179天 , 返回地球后竟然不会走路了 , 还需要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 , 重新学习走路 。
这除了因为他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下 , 身体发生变化之外 , 还因为他已经半年没有真正走过路了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飞行半年时间 , 移动位置全凭上肢的力量 , 也很长时间没有行走过 。

航天员已经适应了在失重环境下生活和工作 , 这跟在地面重力环境是完全不同的 。 比如航天员会随手把电脑放在身旁的空气中 , 而不至于摔下来 。 但如果回到地球 , 他们很可能要摔坏很多东西才能改过这个习惯 。
同样的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长期不用腿走路 , 返回地球后无法快速适应地面重力环境 , 恐怕已经不会走路了 , 贸然站起来行走很可能会摔倒 。

5、身体虚弱 , 免疫力下降我们在地面看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传回的视频 , 几乎都是一幅精神饱满、十分轻松的画面 , 但其实他们平时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 , 他们肩负着各种各样的空间站任务 。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 , 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 , 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 。 除此之外 , 他们长期处于压力、睡眠不足、孤独、辐射以及饮食不良等情况下 , 免疫力会大大下降 , 甚至会出现免疫系统紊乱 。
另外 , 你很可能听说过航天员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会长高 , 这确实不假 。 他们的脊柱不像在地面那样受到挤压 , 椎间盘和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处于放松状态 , 身高会增加3%左右 。

但是当他们返回地球后 , 脊椎又要重新承受重力带来的压力 , 虽然身高恢复到了之前的高度 , 但这个过程十分痛苦 , 返回地球的航天员脊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
所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刚刚着陆时 , 身体十分虚弱 , 他们的免疫力较低 , 脊椎疼痛 , 在这种状态下当然不能站立行走 。

6、可以缓解 , 但无法杜绝有人可能会说 , 如今的科技和医疗如此发达 , 难道无法解决航天员长期在轨对身体的影响吗?答案是当前无法解决 , 但可以缓解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空间站里每天都会锻炼身体 , 这是当前解决失重影响最好的办法 。 航天员通过体能训练来让肌肉保持紧张状态 , 以缓解肌肉萎缩的程度 。
还可以刺激骨骼肌的生长 , 缓解骨质就是的程度 。 锻炼本身也能增强心血管功能 , 不至于让心脏肌肉过度萎缩 。

另外 , 空间站还配备了120多种营养丰富、保质期长的航天食品 , 让航天员的营养得到保障 。 他们还可以服用一些微量元素药品 , 以减少失重和辐射带来的影响 。
但是无论如何锻炼都无法完全杜绝微重力带来的影响 , 比如一些在地面上需要长期保持紧绷的肌肉 , 在空间站就会处于松弛状态 , 航天员不可能一天锻炼十几个小时 。
所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飞行6个月之久 , 微重力带来的影响虽然可以缓解 , 但无法完全杜绝 , 三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 , 站立行走会非常吃力 。

7、结语航天员的付出是巨大的 , 他们在没有飞行任务的时候要坚持日常训练 , 执行在轨飞行任务时 , 身体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而返回地球后又要经过长时间的疗养 , 才能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后 , 会进行至少三个阶段的疗养恢复 , 为期两周的医学隔离期阶段、为期一个月的医学疗养阶段和为期至少三个月的恢复疗养阶段 。
整个恢复过程十分漫长 , 直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完全恢复到执行任务之前的状态 , 才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日常训练中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