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4月16日消息 , 2022年4月16日9时57分 , 载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抵达 , 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附近 。
内蒙古旷野上的北风也屏住呼吸 , 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北京 , 我是神舟十三号 , 我已安全着陆 。 ”10点13分 , 随着返回舱里传来翟志刚的有力声音 , 一片雷鸣般掌声响起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 , 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 历经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气 , 三位航天员终于顺利安全返航 。
此次“太空出差”期间 , 追星揽月的航天女将王亚平 , 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
▲王亚平正在出舱落地之后 , 三位飞行员将进入6个月后恢复期 , 促进身体机能恢复 。
一、“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01 , 感觉良好!”翟志刚说 。
“02 , 感觉良好!”王亚平说 。
“03 , 感觉良好!”叶光富说 。
10点00分 , 接机人员“敲敲门” , 一面中国国旗迎风飘起 , 医保人员进入返回舱对航天员进行医学询问和检查 。 随后 , 飞船上依次传来传来三位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 , 很多观众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
大概三十分钟后 , 三位航天员依次出仓 , 宣告神舟十三号完成降落 。 翟志刚首先出舱并向大家招手致意 。
随后 , 王亚平、叶光富两位航天员也顺利出舱 。 “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作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 王亚平面向镜头对自己的女儿说道 。
三位航天员航天员降落面临的一大挑战 , 是他们要面临重力过载 。 在制动过程、开伞、着陆三个阶段 , 他们都需要做好对抗重力准备 , 把姿态、肌肉紧张做好调整 , 对抗冲击过载的压力 。 现在来看 , 不仅降落顺利 , 他们三人状态都十分良好 。
而就在一个多小时前 , 所有人都还手里捏着一把汗 。
今早09时30分 , 距离地面145公里左右 , 神舟十三号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 。 这是飞船进入大气层的重要开端 , 载着航天员们的返回器义无反顾地冲向地球 。
此刻 , 上百台车辆、直升机、运输机、救生艇 , 以及民间搜救力量等都已经做好迎接航天员的准备 , 为航天员提供了充分保驾护航 。
在距离地球80-40公里的位置 , 飞船可能经历恐怖的5分钟“黑障区” 。 由于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升温 , 这是航天员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阶段 , 通讯可能会中断掉 。
“好久没感受重力的感觉了!”9点35分左右 , 随着一缕火星出现在视野中 , 舱内传来航天员报平安的声音 , 返回舱渡过着陆的第一个危险阶段 。
紧接着 , 9时40分左右 , 在神舟十三号返回舱距离地面10公里左右的高度 , 一个薄如蝉翼的1200平米的大降落伞打开 , 载着返回舱降落 , 这时画面也变成了地面端拍摄的彩色 。
9点48分 , 返回舱却突然冒烟 , 让很多观众倒吸一口气 。 不过 , 央视播报员解说 , 这原来是把多余的燃料释放掉 , 并不是遇到危险 。
9点51分 , “着陆准备”广播响起 , 飞行伞像钟摆一样摆动 。 航天员们正迎接最后10米高度到接地 , 届时只用1.5s 。 降落着陆是又一危险阶段 。
9时55分左右 , 在距离地面一米左右时 , 返回舱启动反推发动机 , 下降速度降到2m/s左右 , 最终 , 返回舱安全稳步着陆 。
推荐阅读
- 中国要不要合作?俄罗斯6年后发射火星车,技术没问题,却很缺钱
- 上天摘星星的王亚平,成长为航天员,源自一次“自作主张”的选择
- 美国军方解密:2014年曾有一个外星系物体撞上地球,它来自哪里?
- 神州十三号成功着陆,航天员返回地球的“第一顿饭”是什么?
- 外媒质疑:换一种测量方法,世界最高峰便不是珠穆朗玛峰
- 火红蚁虽然只是一只小昆虫,但危害比毒蛇还大
- 中国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创纪录6个月后返回地球
- 又快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或5月中旬发射!神舟十四号预计6月出征
- 神舟十三号成功着陆,举国沸腾之际,美国航天界却收到一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