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中国速度!24小时内,中国航天人连干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这就是中国速度!24小时内,中国航天人连干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文章图片

【这就是中国速度!24小时内,中国航天人连干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这就是中国速度!24小时内,中国航天人连干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文章图片


这就是中国速度!24小时内,中国航天人连干三件载入史册的大事


据人民日报4月16日报道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今天早上9时56分于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 在天和号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成功返回 。 同时据央视新闻4月15日报道 , 我国于昨晚20时左右 , 成功将中星6D卫星发射升空 。 卫星目前已顺利进入轨道 ,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完成 。 除此之外 , 我国于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2时16分 , 成功发射一枚大气环境监测卫星 。 在短短24小时内 , 中国航天人连续完成三项重要任务 , 这不仅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的辛勤付出 , 更是说明了中国航天系统的整体水平正在飞速上升 。

在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成功出舱之后 , 相继回答感觉良好 , 这说明我国在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执行之前进行了周密且有效的部署和准备 。 由于此次飞行任务是一次长期在轨飞行的巨大挑战 , 因此在选拔、训练、健康、生活等保障技术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和研究 。 根据数据显示 , 此次飞行乘组在轨飞行时间达到了183天 , 创下了我国飞行员连续在轨飞行的新纪录 。


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为以下几点准备 , 首先是神舟十二号乘员组和神舟十三号乘员组之间的密切交流 , 分享了神舟十二号乘员组在轨飞行期间的经验 , 并针对诸如出舱等特殊活动进行了着重交流 , 这使得神舟十三号乘员组在训练时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 其次便是对新增任务进行重点培训 , 神舟十三号乘员组除了需要进行出舱活动和在轨的科学实验以外 , 还需要进行交会对接试验、机械臂试验等新的任务 , 因此对这些新的任务进行了重点训练 。 同时还需要加强在轨定期评估以及动态调整 , 毕竟这是一次长达六个月的在轨飞行任务 。 因此将会在整个任务期间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进行定期评估 , 也会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航天员在轨日常锻炼和营养配餐方案 , 并且加强了对航天员的日常心理疏导 。 最后就是针对女性航天员的身心特点和生理需求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 其中就包括了生活保障、健康保障等方面 , 以确保女性航天员在轨期间的身心健康 。 而也正是在众多航天人不懈的努力之下 , 我国顺利完成了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 。

另一方面 , 我国此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中星6D卫星 , 将主要服务于广电和通信业务 。 该卫星作为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 使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增强平台 , 将为整个亚太用户提供C频段和Ku频段转发器商业服务 。 而中星6D卫星不仅能够承担传统电视节目的传输需求 , 还能够满足4K电视信号的传输需求 , 未来将成为我国卫星转播电视节目的主力军 。

最后便是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 , 而此次发射任务使用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也不负众望 , 成功将该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实际上无论是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 , 亦或是中星6D的成功发射 , 还是大气环境监测卫星的成功发射 , 这三个任务分别拆开来看 , 或许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特别大的震动 。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 , 此次我国航天系统在仅仅24个小时内就圆满完成了上述三个任务 。 这其实恰恰说明了我国航天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准备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 这种密集发射和任务准备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 。

总的来说 , 我国目前正在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前进 。 无论是稳步建设中的空间站 , 还是早已经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都说明我国在技术储备上正在向着全球最顶尖行列靠拢 , 并且通过多年的努力 , 我们在不少的领域 , 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而随着翟志刚等三位航天员顺利返回 , 未来整个神舟十三号乘员组也将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 。 此次任务的成功 , 几乎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已经顺利完成 , 从下一次在轨飞行任务开始 , 我国空间站将正式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 随着我国空间站在未来彻底建设完成以及国际空间站逐步退役 , 我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外太空唯一运行的空间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