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非凡科普
相信你已经知道了 , 到太空“出差”的3位航天员已经回来了 , 但最近全国YQ十分严峻 , 有人不禁产生了疑问:从太空回来 , 也要隔离14天吗?
东风着陆场
今天上午的直播中 , 我们发现 , 这一次飞船返回的着陆点依然是东风着陆场 , 尽管它已经承载了一次神十二的返回任务 , 但这次神十三将又是一次巨大挑战 。
东风追路长的地形相对多样化 , 不仅有沙漠还有戈壁、山地 , 基本包括了大多数可能遇到的着陆地形 。
并且为了能更好的应对神十三的返回 , 东风着陆场还开展的一场有针对性的演练 , 从空中到地面 , 所有分队新增的搜救装备也全程参与 , 确保在最快的时间内达到返回舱的降落地点 。
其实将神舟号的着陆场从原来的四子王旗改成现在的东风着陆场 , 主要是因为这处着陆场的面积是四子王旗的10倍 , 这也就意味着返回机会更多 , 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 , 再入点不再是固定的了 。
了解的小伙伴一定知道 , 今年我国的发射计划其实称得上是高频 , 那么高频次的发射也就意味着高频词的返回 , 所以对于这样的常态化返航 , 对东风着陆场的搜集能力要求很高 。
现在东风着陆场的救援队已经能做到“返回舱没到 , 救援队已到”的地步 , 相信他们能将迎接神十三的任务完美完成 , 那么 , 航天员落地之后 , 也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隔离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
你觉得处在真空中的空间站 , 也会有病毒吗?最近国内病毒的蔓延十分迅猛 , 很多城市都进入了“静默”状态 , 已经居家办公一个月的我表示内心是崩溃的 。
而我们都知道 , 自从这次的病毒到来之后 , 只要是从外境进入到我国的 , 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和观察 ,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免病毒的蔓延 。
可是太空是一个真空的环境 , 并不存在病毒 , 为什么航天员在返回地面之后 , 也要进行医学隔离呢?
当然航天员返回后的隔离 , 跟你从大洋彼岸飞回来的隔离 , 并非一个性质 , 因为即便没有这次的病毒事件 , 所有进入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 , 返回地面后也是要进行隔离的 。
太空虽然没有XG病毒 , 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微生物 , 尽管空间站的环境控制非常严格 , 但还是不能排出会有一些微生物寄生 。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 , 所以这些微生物在经过太空生活之后 , 在返回地球的“路上” , 很有可能因为辐射而发生变异 , 进而影响到航天员的身体健康 。
所以 , 这所谓的医学隔离 , 实际上是对过去6个月时间里 , 太空生活导致他们的身体发生变化 , 而进行的观察治疗 , 帮助航天员尽早恢复健康 。
当然 , 航天员们的隔离生活 , 并非是每天被关在酒店的房间里 , 定时定点的送饭、量体温这么简单 , 他们还要经历这3个阶段 , 我们接着往下看 。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的医学隔离和我们的14天医学隔离 , 有什么不同之处?首先 , 我们从之前的航天员返回记录中 , 不难看出 , 每一位出舱后都是被人抬出 , 然后坐在轮椅上被“抬着走” 。
这是因为航天员长时间处于一个完全失重的环境里 , 身体机能逐渐习惯了这一方式 , 返回地球后 , 重力的突然增加 , 血压也会随之升高 , 这时整个人是晕眩的状态 , 根本不能站立和行走 , 所以坐在轮椅上是最佳方案 。
而这样的状态也不会马上得到缓解 , 所以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慢慢调养、适应 ,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隔离期、医学疗养期和恢复疗养期 。
最开始的隔离器大概在3周到4周左右 , 这个时间段内 , 航天员是与外界基本隔绝的 , 并进行充分的休息和膳食营养 。
推荐阅读
-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外太空不只是美还有思考与未来
- 王亚平,让人想不到!
- 有一种蜻蜓可以吃掉蜥蜴?这就要从远古时期开始说起了
- 螃蟹为什么这么贵,这也是有道理的
- 神舟十三号的返程,将带来哪些意义?
- 16日神舟十三号将返回!返回舱将经受上千摄氏度灼烧变成“火球”
- 类似外星生物的深海琵琶鱼被冲上加州海滩
- 宇宙职业选手——帝君为什么会保一位世子?
- 太阳系被宇宙泡泡和外界“隔离”?科学家提出一项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