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文章图片


就在今天 , 用“游戏”来治病成为了现实 。
4月18日 , 波克城市举办线上发布会 , 正式发布《快乐视界星球·视觉训练系统》(以下简称《快乐视界星球》) 。 这是一款游戏化AI医疗软件 , 已拿到了国内游戏行业数字化疗法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 。




发布会对《快乐视界星球》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 这是一款采用unity制作的弹幕射击类训练软件 , 基于精细目力训练、光栅视觉刺激、红光疗法等成熟的弱视治疗原理 , 让小朋友通过在特色主题场景打败敌人的游戏过程 , 完成弱视治疗 。
在“游戏+”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思路的引导下 , 功能游戏正在成为诸多国内厂商探索的新领域 , 但波克城市这款《快乐视界星球》多少有些“跳出了天花板” , 真正实现了跨行业——它是一款由游戏公司联合专业医疗团队共同打造的医疗软件 , 并且其医疗价值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 抱着对制作过程的好奇 , 游戏日报具体了解了下《快乐视界星球》 。




一、为什么《快乐视界星球》不是游戏 , 而是医疗软件?
常规理解中的功能游戏 , 本身还属于游戏的范畴 , 只不过具备较强的信息传输或引导功能 , 例如宣传碳中和/垃圾分类等知识、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交流等 。
而《快乐视界星球》的核心在于“治疗” , 其对应解决的是常见儿童眼病“弱视” 。
“弱视”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儿童小时候视觉没有受到足够的外部刺激 , 大脑判定“不需要”那么好的视力 。 这一眼病只能在早期进行治疗(5-6岁最佳) , 12岁之后治疗效果就很差 , 后期也无法通过医学眼镜来进行矫正 , 最终终生影响视力以及身心健康 。
实际上 , 在《快乐视界星球》之前市面上已经有了一些针对“弱视”的线上训练软件 。 采用的核心原理与《快乐视界星球》一样 , 都是光栅视觉刺激、精细目力训练、眼肌训练、立体视训练等 , 甚至不乏有考虑儿童兴趣问题 , 加入了连连看、飞机大战、俄罗斯方块等小游戏的训练软件 。





但这里就不得不面对“弱视”治疗中最主要的问题 , 那就是治疗周期长+治疗产品体验差 , 对儿童吸引力弱 。 在这种背景下 , 患病儿童往往是被动监督才会进行训练 , 极为占用家长时间与精力 , 此外还需要经常与医师交流确认训练情况 。
而《快乐视界星球》就解决了这两大难题:一是基于儿童视角 , 通过高质量的游戏化的呈现方式 , 让患病儿童自己愿意主动训练;二是通过软件内嵌的AI功能与搭配的专属家长端APP , 让家长/医生对治疗过程的的了解与监控更简单 。
从波克城市公开的资料可以看到 , 相比于市面上常见弱视训练软件内置的粗糙小游戏 , 《快乐视界星球》的游戏元素更多(15种道具、16张地图、46种生物)而且画质更加高清 , 将游戏化机制运用到了极致 , 即便是面向当下接触网络启蒙更早的儿童群体 , 也有足够的吸引力 。





其次《快乐视界星球》还内嵌了诸多功能 , 例如可以自测的视力评估系统、注意力实时监测提醒、AI智能纠正儿童姿态、自动生成即时训练报告以及根据视力情况定制训练标准等等 。 家长与医师都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了解到患病儿童的治疗情况 , 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





二、游戏行业出身的波克城市 , 是怎么做出《快乐视界星球》的?
能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 , 足以说明《快乐视界星球》的有效性 , 让人好奇的是 , 游戏化数字疗法这一赛道已经被国内多家游戏厂商关注 , 为何被波克城市拔了头筹?他们是怎么做出这款产品的?
在发布会上 , 我们看到了波克城市的医疗顾问陈航 。
陈航拥有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专业背景 , 如今致力于全民眼健康领域 , 在《快乐视界星球》的研发过程中 , 他和团队为项目组提供了弱视治疗专业相关的智力支撑 。





发布会上 , 陈航提到 , 弱视的治疗成果不仅仅要看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 还要看患者的配合程度 , 这也是“弱视康复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 。 其他医疗软件大多尝试用更具成就性或者仪式感(如VR设备)的方法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 而《快乐视界星球》则是从内容出发 , 用自己积累的用户偏好分析优势来赋能“弱视”治疗 , 强调儿童视角 , 并在配套功能方面解决此前家长监控遇到的难题 。








除了专业的医疗顾问指导外 , 波克城市能做出《快乐视界星球》还与“投入成本”有直接关联 。
游戏日报了解到 , 波克城市《快乐视界星球》的核心制作团队有着10年以上的游戏行业经验 , 而且从制作人到普通成员 , 都是全职投入只做这一款产品 , 这确实称得上是“大手笔” 。
当然 , 不可忽视的是 , 即便游戏研发经验丰富 , 团队最初在医学方面也是“门外汉” 。
所以他们建立了从认识、知道到融合、探索研究的学科开发机制 , 在学习和探索中融入创新思维 。 另外与传统医疗实验不同的是 , 游戏行业的经验让波克城市的团队主动尝试更多元化的测试环境例如社区等等 , 从而采集更多真实数据来进行产品验证调整 。




针对家长比较担心的儿童沉迷问题 , 《快乐视界星球》不仅确保家长能够在家长端APP中实时了解到孩子的训练时长 , 更为家长提供了一键退出的功能 。 系统内置的AI监测 , 还会提示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与正确坐姿 , 预防近视出现 。





三、ESG指引下 , 游戏行业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好的改变
根据游戏日报研究院《ESG游戏行业报告》观察 , 游戏行业近几年已经有明显的思维转变 , 履行社会责任不再是传统简单的捐钱、捐物 , 而是更多在立足行业的基础上 , 用行业独有的思维方式来去助力解决实际社会问题 。





例如在游戏中融入公益知识宣传 , 在节日礼物准备中实现公益助农 , 用社交产品来帮助灾区救援等等 , 包括用“游戏+”来赋能的功能游戏 , 都是行业在积极探索的方向 。 事实证明 , 这种进一步强调实用性的新变化 , 形式更容易触达年轻一代 , 而且影响是长期性的 。
波克城市研发出的《快乐视界星球》 , 就是游戏行业的又一次突破性探索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伽马数据发布的《2021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 , 波克城市获评了“社会责任表现突出企业” 。 据游戏日报了解 , 波克城市持续探索“游戏+”模式 , 目前推出过《垃圾分类大作战》、《人民战“疫”总动员》、《四史逐梦》等科普游戏以及《爆炒江湖》公益版本等“游戏+”实践项目 , 此外还与上海市科协开展系列科普合作 , 在多个领域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
除了上面提到的《快乐视界星球》 , 波克城市还在推进游戏化数字疗法的另一个方向 , 旨在减缓和延迟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发展到老年痴呆的过程 。
可以看到 , 波克城市一直在游戏赋能社会领域积极探索 , 所以这次《快乐视界星球》能拿到药监局的首个认证 , 也并不算什么意外 。
【游戏日报|这款“游戏”能治儿童弱视,游戏行业首个NMPA资格认证诞生】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 波克城市乃至整个游戏行业会找到游戏的“第二价值” , 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共建美好社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