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在自然社会中 , 大象可以说是继恐龙之后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 , 一头成年大象体重在6吨左右 , 非洲象体重更是能达到惊人的8吨;正是因为如此 , 大象给人一种十分壮硕的感觉 。
人类与大象的交流时间不算短 , 在千年之前就有王朝将大象作为战骑 , 一头近8吨的猛兽冲进战场 , 我们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场景 。
虽然坦克、飞机在现代代替了大象 , 但现代人也没有放弃对它们的饲养 , 有些马戏团喜欢训练大象来表演杂技 。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人类既然站在食肉动物的顶端 , 为何从没考虑过养殖大象来解决肉类食品来源问题呢?
毕竟一头大象的肉这么多 , 规模性饲养一定能获得更多的肉;问题是:人类为什么不这样做?
大象肉虽多但粗糙【人类想获得更多的肉,那一头大象的肉这么多,为何不养殖大象呢】客观来说 , 大象的产肉量确实比很多哺乳动物高 , 按照成年非洲象8吨的体重 , 除去骨骼和皮毛至少可以获取5吨左右的纯肉 , 这数量实在惊人 , 产肉量是猪肉的二十倍 。
有人说大象的多数体重被骨骼占去 , 但实际上 , 为了不影响骨骼带来的行走压力 , 大象在进化时已经将骨骼全部转为空心;即便骨骼有一定重量 , 但更多的体重还是被身上的脂肪与肉占有 。
而从大象身上剥离的5吨肉至少可以够一个百户小村庄吃一个月 , 一年下来一个村庄不过消耗12头大象而已 。 既然大象对肉类的供应如此可观 , 为何人类不以大象为食 , 反而以产肉量不多的猪、鸡、鸭、鱼为食呢?实际上 , 想要吃到大象肉没那么容易 。
大象皮肤具有极强防御能力 , 一般刀剑扔它身上反而会被皮肤弹开 , 无法伤及其分毫;古人正是看中了大象的防御能力 , 这才让其作为战骑登上主战场 , 给敌人发动致命一击 。
在草原中大象同样是绝对的防御王者 , 别看狮子、老虎这类森林猛兽平时凶猛无比 , 但就算它们在捕猎中能跳上大象的背上 , 也不可能咬穿大象的皮肤 。
人类就更别提了 , 大象的冲撞能力极强 , 人类在捕杀大象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被反杀;你要是拿着杀猪刀准备把眼前这头大象给宰了 , 基本上就是去送命的 。
就算我们真的想拿大象当主食 , 也得用猎枪来捕杀 , 可猎枪又不是每家每户都有 , 这就注定大象不能当作人类的主食 。
再者大象肉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吃 。
曾经有人试过去烹饪大象料理 , 可不管多高的厨艺 , 大象肉都会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 , 就像是在嘴里嚼纱布一样 。
由于反抗能力太强 , 人类对成年象的捕杀概率很低 , 只能去杀一些老年象;这些大象走都走不动路了 , 那肉还能好吃吗?用高压锅压半小时也未必能炖烂 , 想想还是去吃肥嫩的猪肉吧 。
人工养殖并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 , 就算大象肉不好吃 , 但它胜在肉多啊!为何人类不能集中圈养大象 , 预防可能出现的饥荒 。 如果饥荒真的发生 , 那大象肉在供应数量上就会很可观了吧?到时候别管难不难吃 , 只要能填饱肚子怎么都行 。
其实大家还是小看了大象养殖的难度 。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体现:一般来说 , 我们在市面上能正常购买的肉类 , 比如鸡肉和猪肉都能实现系统化、大规模养殖 。 像猪肉大约6-7个月就能出栏 , 鸡鸭更快 , 100天左右就能出栏了 。
而且这些肉在出栏后相当鲜嫩 , 烹饪时也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 , 符合人类对美食的追求 。
推荐阅读
- 大象的聪明超乎想象,拥有极高的社会属性,还会帮同伴复仇
- 陆地巨兽大象都能被吃,为何温顺的骆驼没天敌,没食肉动物吃它?
- 等量和等形替代性方法和原理
- 人类能大范围的驯服管理大象吗?大象的聪明,所以难以被人类驯服
- 大象明明没有天敌,为何数量还如此稀少,甚至一度濒临灭绝
- 5吨的大象都能被吃,为何骆驼却几乎没有天敌,没食肉动物吃它?
- 人类为什么用马匹运输,用牛耕地,却不使用力气更大的大象呢?
- 湖南老乡自家鱼塘捞起怪异财鱼, 身材长得像元宝, 钓友笑称名副其实
- 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破译取得重大突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