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知网又因涨价引争议 一学者表示真正问题是垄断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在知识界与出版界之间纠缠了10余年,至今胜负难分 。关于这场博弈最新的情况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一封落款时间为2022年4月8日的群发邮件截图出现在网上 。邮件正文显示,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CNKI数据库出版商)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正考虑通过维普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对CNKI数据库形成替代保障” 。
文章图片
“这个平台几乎是学术界使用最多的渠道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宋河发对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说,真正问题是知网的垄断 。
早在2016年3月31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就发布通知称,与知网合同期已到,正在全力谈判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在官网发布暂停知网使用的通知,提到自2000年以来,知网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年平均涨幅为18.98% 。
2019年12月,在陕西省高校图工委年会上,28所高校图书馆馆长现场填答了一份调查问卷 。馆长们对知网的产品和技术给予较高评价,对于服务评价一般,对于销售比较不满 。
那次调查问卷的发起者、时任西部某大学图书馆馆长对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说:“大家的出发点是,希望知网把价格控制在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也不是说不让它涨价,不要涨得太多,不要那么强硬就行 。”
作为国内最大的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工程最早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1999年6月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知网成为海内外中文学术资源领先的数字图书馆 。截至2021年,知网收录北大版核心期刊1970种,约占北大核心期刊总量的98.99% 。
对于知网的个刊销售战略,96%的馆长认为是在变相涨价 。
2017年,知网与部分期刊出版社分别签署了《学术期刊出版经营战略与业务合作协议》,个刊数字版定价权交给期刊编辑部,知网提供纸质期刊和数字版期刊统一发行服务,要求授予知网“数字出版发行权独家专有” 。2018年至2021年,CNKI个刊数量从200种增加到683种 。
按照国家有关网络连续型出版物管理规定,网络首发论文同样被视为正式出版论文,可以加速学术成果交流,对期刊和学者同样具有吸引力 。目前,网络首发期刊1367种 。其中,独家期刊586种,个刊235种 。
文章图片
独家期刊是“独家授权进行网络传播期刊”的简称 。2008年,万方数据库付费2000万元买断中华医学会115种医学期刊3年独家网络传播权 。这之后,独家期刊被知网发展到超过1370种,其中核心期刊829种,占独家期刊的60% 。
一位高校图书馆负责人说,独家期刊奠定了知网的刚需地位,成为用个刊战略变相涨价的底气 。
知网提供的看似周到的个刊“套餐”,让许多图书馆感到难以下咽,甚至有被“温水煮青蛙”的感觉 。2018年个刊数量200种,2019年355种,2020年558种……数量不断增加 。
个刊并非新刊,而是从以往包库中挑出来用量较高的独家期刊 。从总库挑出来按照40元每种减价,在个刊目录上要价大约340元,涨了8倍多 。
知网给高校的理由是,“跟上游企业杂志社谈的时候,人家提要求了,签了排他性条款”“期刊社也要生存”等 。实际上,“知网利用了它的中间平台地位,把上游的期刊杂志社和下游的图书馆都给卡住了 。真可谓一个萝卜两头切 。”这位馆长对采访人员感慨 。
宋河发解释,由于作者要发表论文,期刊出版单位往往会要求作者签订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在内的所有著作财产权转让协议,而数据平台往往也会同期刊杂志社签订相关著作权财产权的独家授权协议,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同时掌握了上下游 。而高校作为大部分学术论文的供稿源头,难免产生一种被中间商赚了差价的无奈感 。
“这个平台,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平台?”宋河发反问 。
宋河发认为,知网签订独家授权协议,实际上阻碍了其他平台使用和传播的机会 。论文著作权的客体是知识,具有外部性,如果平台独家授权,看似保护了出版者的利益,但由于互联网平台的竞争性,这种对其他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排除,限制了公平竞争 。
在他看来,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可以参考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文字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不仅是知识产权的传播者,也应当是作者和出版者著作权权益维护的平台,相当于作者和出版者将财产性著作权交给这样的一个知识产权信托机构,由该机构按照著作权人的意愿进行知识产权的传播利用,平台收取收益的15%-20%作为服务费后,主要收益向作者和出版者倾斜 。
2019年出台的《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9-2023年)》,让出版社和图书馆都看到了期望和方向 。该方案对285种期刊进行了资助,并建议中国科协以促进科学传播为导向,对以独家或者个刊等形式进行网络传播的期刊,“不予资助或取消资助资格” 。
4月19日下午,知网发布《说明》称,2021年度协议期满后,为满足科研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文献获取需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知网商定延长订购服务至3月31日 。在4月1日之后的过渡期间,知网延续了各项服务,未出现服务停止或中断的情况 。知网也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至2022年度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
【视点·观察|知网又因涨价引争议 一学者表示真正问题是垄断】当日,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就此事来到知网位于北京市东升科技园的办公楼 。前台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公关部门拒绝了采访人员当面采访的请求,请采访人员将采访函发到指定邮箱,等待答复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正能量段子滞销,别救了
- 视点·观察|中科院用不起的知网 一年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
- 视点·观察|员工被要求下班发手机电量截图引关注 还有公司安装智能坐垫/Wi-Fi监控
- 视点·观察|大型物管公司试水“团购” 跑通全程背后困难重重
- 视点·观察|格力补缴公积金方案出台:公积金多了工资少了 有员工决意辞职离开
- 视点·观察|大无语:一公司要求员工下班发手机电量消耗截图
- 视点·观察|中科院嫌贵停用?知网被指知识垄断,部分高校年交费上百万
- 视点·观察|浅谈高超音速导弹如何工作及其带来的重大威胁
- 视点·观察|DuckDuckGo坚称没有刻意移除搜索结果中的盗版资源网站
- 视点·观察|半月谈:知网的“霸道”收费逻辑,该有一个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