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都会傻子思维


高手都会傻子思维


文/阿文

本文由作者采访所得 , 为表述方便 , 以第一人称叙述 。
01
我叫徐静 , 1986年出生 , 家住在四川仪陇的一个偏远山村 。
那里交通不便 , 从镇上到家要翻过两座大山 , 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才能抵达 。
一到夜里 , 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早早熄灯休息 , 结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天 。
自打我懂事以来 , 经常看到满脸愁容的爸爸叼着一根“廉价”的纸烟 , 耷拉个脑袋吸着 , 叹息:“一年下来能挣几个钱哟?!”
传统保守的妈妈也跟着叹息:“军伢子 , 还走不得路 , 你去外面挣钱 , 我和娃儿咋办?”
1993年过完年 , 爸爸不顾妈妈的反对 , 就独自背着帆布大包 , 踏上去广州的路途 。
家里就只剩下我们母子三人 , 还有年迈而不能自立的爷爷 。
爸爸前脚走 , 后脚家里就发生了让我们欲哭无泪的大祸事 。
02
那是一天夜里 。
“静伢子 , 快去给弟弟倒杯热水 , 你弟弟一直高烧不退 , 也不晓得咋个回事!”
煤油灯下 , 妈妈在弟弟的床边心急如焚 。
我跌跌撞撞地跑了过去 , 一看 , 弟弟通红的脸 , 嘴角还溢出吐沫星子 。
我吓得哭着说:“妈 , 我怕 , 灶房屋头好黑 。 ”
妈妈一脸怒气:“养你这么大 , 一点儿用都没得 。 ”
妈妈把我推到一边:“你看着弟弟 , 我去灶房头倒水 。 ”
......
妈妈一心照顾弟弟 , 一夜无眠 。
天刚蒙蒙亮 , 妈妈就背着弟弟往镇上的一家卫生院一路小跑 , 我挎着一个装着我们全家人积蓄的小布口袋 , 踉踉跄跄跟在妈妈的后面 。
到了卫生院 , 妈妈早已满脸是汗 , 气喘吁吁:“医生请帮忙看看 , 我……我儿子昨天……夜里反复发高烧 。 ”
医生一边检查 , 一边不住地摇头:“孩子烧着这样 , 怎么才送过来呀?”
弟弟高烧反复不退 , 检查后 , 发现是由脑膜炎引起 , 严重时抽搐 , 甚至昏迷 。
每次爸爸打电话回来报平安 , 对这个“噩耗” , 我和妈妈都是守口如瓶 。
03
1994年春节前两天 , 爸爸满脸兴奋地赶回来了 , 一推开门:“老婆子 , 你猜猜 , 我给你和娃儿都买啥子了?”
坐在门口玩耍的弟弟 , 一眼认出爸爸 , 立刻蹦了起来 , 手扯着爸爸衣角 , 有些抽搐、抖动:“爸 , 爸爸 , 回来了!”
屋里正在做作业的我 , 和灶房里忙着做饭的妈妈 , 前后一起走到了门口 , 眼含泪水地朝向爸爸 。
看着日渐憔悴的老婆 , 惹人怜爱的女儿 , 爸爸一时的兴奋变得伤感起来 , 低着头 , 轻轻地抚摸着弟弟的头:“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 应该高兴点嘛!”
吃过晚饭 , 我帮着收拾碗筷 , 弟弟独自玩耍 。
妈妈声音颤抖:“老徐 , 我……我对不起你 , 你去广州后 , 军伢子生了一场大病 。 ”
妈妈泣不成声 。
爸爸这才转身 , 仔细看着弟弟 , 发现行为动作确实不正常 , 呆坐半晌 , 缓不过劲 。
坐在一旁的爷爷 , 在木桌角“磕”老烟杆 , 边咳边喘:“一个女人家 , 容易么?外头要种地 , 家头又要照顾老的小的 。 ”
顿了顿 , 又说:“挣那么多钱干啥哟 , 够用就行了嘛 , 一家人平平安安才是福!”
爸爸只是眼里转着泪花 , 无语......
春节过后 , 又要开工 。
妈妈正在为爸爸远上广州打工 , 收拾衣物等物品 。
这时 , 爸爸扛着锄头出了门 , 扭转身朝屋里走:“老婆子 , 不要收拾了 , 我哪儿都不去了 。 ”
就这样 , 因为弟弟的这场变故 , 爸爸再也没有远走打工挣钱 。
之后的生活虽然简单 , 但全家人感到温馨充实 。
04
“静伢子 , 将来爸爸妈妈不用你管 , 你长大了 , 只要能帮着点你弟弟就行!”
原本打算将弟弟供上大学 , 但弟弟现在这种情况 , 有些“重男轻女”的父母无奈地“痛”下抉择 , 让我让学 。
看着满脸愁容的爸妈 , 天真烂漫的弟弟 , 这也成为我学习源源不竭的动力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
转眼到了2010年 , 我之所以能在重庆一所本科院校顺利毕业 , 完全在于我只“单纯”的负责读书 。
这期间 , 什么背猪草、喂猪、下田栽秧、坝场打谷子等这些农活 , 都是早早读完初中 , 就辍学在家的“傻”弟弟 , 把原本属于我的那份也一并“包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