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日:从天宫冲向太阳系边缘( 二 )


星辰大海 , 冲出太阳系!
太阳系是所有人类的家园 , 它是由一颗恒星、八大行星、数百颗卫星及更多小天体组成的庞大系统 , 地球在其中显得极其渺小 。 但在整个宇宙面前 , 即便是太阳系也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 仅在银河系中 , 就有约1000-4000亿颗太阳这样的恒星 , 而银河系又是宇宙一隅的沙尘 。
人类航天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有句经典名言 ,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 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待在摇篮里” 。
如果同样按照他的逻辑去定义 , 太阳系仅是人类的第一个“家” , 走出家门 , 才是人类长远的未来 。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向媒体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宏伟发展蓝图 。
天问一号成功火星探测以后 , 我国将继续进行小行星采样返回、火星采样返回、木星探测等规划 , 以及更遥远的太阳系边缘探测 。
吴伟仁说:“我们希望在2049年完成100个天文单位 , 到达距离地球150亿公里的地方” 。

太阳系概念图 , 地球只是宇宙中的狭小一隅(图源:NASA)
一个天文单位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 需光速行进500秒 , 约1.5亿千米 , 对于人类而言是个真正的“天文”数字 。 这远远超出了天宫与地球表面约400千米的距离 , 月球距离地球也才38万千米 , 仅约0.0025天文单位 , 光速耗时1.3秒即可 。
而吴院士介绍的规划 , 直接把我们的视线导向了太阳系的边缘 , 光速行进都需要十几个小时 。
冲出太阳系 , 对航天技术水平的要求将达到新高度 。 我们需要重型运载火箭、深空通信网络、新一代智能航天器、航天器核能、深空制导导航与控制等一系列技术的大幅提升 。
这些新技术必将为中国航天造就一个高水平、整体化的发展平台 , 也能引领中国高科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意义非凡 。
52年了 , 东方红1号卫星仍然在太空中运行 , 它也在见证着中国人的脚步一步一步迈得更远 。 正如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航天点亮梦想” , 中国航天在让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照进现实 , 也在不断拓展我们可以梦想的未来 。
人类的大航天时代已经大幕开启 , 中国 , 不能落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