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为伴侣孤独终老的一种鹰,鸳鸯也不过如此!

文章图片

菲律宾鹰又称食候雕或菲律宾雕它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稀有的猛禽之一 。
它是极度濒危的物种仅菲律宾群岛就只剩下不到900只成年鹰 。
它同时也是森林的顶级捕食者 。
它的狩猎范围可以覆盖103平方公里.
但菲律宾的大部分地区自1600年代以来 , 由于伐木和人类入侵 。
导致原有的森林面积已经不到之前的25% 。
菲律宾鹰基金会等保护组织正在研究鹰的行为 , 以努力拯救该物种 。
他们搭建了数十个拍摄平台以及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来捕捉菲律宾鹰的习性 。
菲律宾鹰的的一生只会有一只伴侣并且终生交配 。
【原为伴侣孤独终老的一种鹰,鸳鸯也不过如此!】他们每两年只产一个卵 , 并且由父母双方共同努力抚养 。
他们的食物大都是蛇 , 鸟 , 以及哺乳动物 , 例如飞狐猴 。
小鹰在大约两个月大时开始学习新技能 , 它的柔软羽绒被羽毛所取代 , 很快它就形成了标志性的鬃毛状冠部 。
在15周大的时候 , 小鹰会伸展它的翅膀为第一次飞行而练习 。
小鹰在五个月大时会第一次离开尝试巢穴 。
但父母继续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不放心 。
会为幼崽提供另外18个月的时间 。
并且菲律宾鹰经常在每个交配季节会重复使用它们的巢穴 。
这使得森林砍伐会对他们的筑巢区构成严重的威胁 。
菲律宾鹰灭绝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对伴侣的绝对忠诚 , 如果他们之中有一只不幸死亡 , 那么另一个伴侣则不会去寻找和替换它失去的伴侣 , 它宁愿孤独的死去 。
而不是找到另一个......这听起来很诗意和忠诚 , 但是由于这种行为 , 确实会很难重新增加这些物种的种群 。
在历史上 , 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动物园里饲养了大约 50 只菲律宾鹰 。
第一只是一只雌性 , 于 1909 年 8 月抵达伦敦动物园 , 并于 1910 年 2 月在那里死亡. 。
但大多数人在 1947 年至 1965 年间才会到动物园 , 因为那时动物园不是很普及 。
最后一只在菲律宾以外的国家于 1988 年在安特卫普动物园去世 , 它自 1964 年以来一直生活在那里 。 第一次圈养繁殖是在 1992 年在菲律宾达沃市的菲律宾鹰基金会的设施中实现的 , 从那时起已经繁殖了好几次 。
推荐阅读
- 孤独的交易者
- 地球有了知音不再感到孤独
- 动物界难得的清流?老虎选择伴侣只为繁衍后代,连交配都敷衍了事!
- 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 女子17年间帮助上千名孤独症孩子:希望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 口服小分子螯合剂对孤独症患者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 宇宙大撕裂:专家认为,宇宙最终的结局可能是“孤独终老”
- 独居老人死得早?调查3449人发现:孤独可能让人少活三五年
- 小伙一夜被骗走两千块:所有的孤独都是自找的
- 68岁老人哭诉:生病无人照顾,晚年孤独,只因当初没给到女儿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