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游浩瀚太空、探索宇宙奥秘
是全人类的梦想
更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
我们奔向星辰大海的脚步
未曾停歇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
它是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正在进行发射前的最后测试。
1988年风云一号发射
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
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杨利伟走出返回舱舱门 。
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
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
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入轨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载人空间试验平台
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
完成6次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 。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
二十余年 , 从无到有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导航卫星
2021年天问一号抵达火星
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 。
神舟逐梦、天宫遨游、
天问问天、北斗环宇、
嫦娥探月...
赴九天 , 问苍穹
浩瀚宇宙见证着中国人的浪漫!
这背后 , 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
穷经皓首、接续奋斗的故事
钱学森
中国航天科技浩渺星空中
那颗最闪亮的星
钱学森
1955年他毅然冲破美国阻挠回国
用行动书写了一个个
“外国人能搞的
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故事
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时
工作人员用自行车打气筒作为压力源
为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
加注推进剂
肩担人抬 , 蹚过河水
搬运固体发动机进山试验
在厕所改装的实验室中一蹲就是十年
研究姿态控制发动机
2000年 , 资源二号01星成功发射
卫星入轨后的第二天
却突然失去了联系
资源二号卫星总设计师
兼总指挥叶培建
在完成任务后的返回途中
收到了卫星“失联”的消息
“当时我真想车从山上掉下去把我摔死 。 ”
叶培建回忆说 ,
当时听到消息后心里一紧
压力很大
感到难以向全国人民交代
不过很快 , 叶培建就冷静下来
指导地面工作人员
迅速编写了抢救程序
让资源二号01星“起死回生”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 。
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有一座航天人的精神圣地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700多位航天英烈
他们中
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聂荣臻元帅
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员
孙继先
等13位将军
还有许许多多英勇捐躯的普通工作者
他们的平均年龄 , 只有27岁!
太空中还有新一代航天人的
热血忠诚和英勇无畏
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
曾经历“难以承受的”26秒
“有一种像濒临死亡的感觉”
神舟七号首次出舱任务时
突然响起火灾警报
航天员刘伯明回忆
“即使有火也没关系
就是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了”
航天员临时决定冒着危险
也要继续出舱
航天员翟志刚说
“即使我们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