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文章图片


作为从小深受二次元这种舶来文化影响的90后和00后群体 , 他们在对与二次元有关的事物方面总是表现出无比浓厚的兴趣 , 也更愿意在这些事物上“为爱买单” 。

“小时候看动漫 , 现在氪金玩二次元游戏” , 这便是现代大多数年轻人生活爱好里的一个缩影 。
2021年 , 中国二次元游戏的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284亿元 , 同比增长27.43% , 收入增长率比上一年提升了22.96个百分比 , 这个数据的背后便反映出年轻一代在二次元游戏消费上的高涨热情 。

然而 , 游戏还只是现代ACGN产业的一大分支而已 , 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 , 这个过程里许多新的衍生产业也正在对市场受众进行细分 , 从而形成出了更多偏小众的爱好圈子 , 这其中在00后群体里表现得较为突出 。 (当然80后和90后也有部分小众爱好者)
虽然圈子不同 , 但是大家在“厨力消费”上却是一样的强大!

01.反正就是很烧钱各位应该都听说过“破产三坑”这个词吧 , 它所指代的便是汉服、JK、洛丽塔这三种服装类爱好 。

别看它们的风格各不相同 , 每一项制作成本都不小 , 而且工艺复杂、产量也少 , 想要入手一套正规服装低则三位数起步 , 高则五位数封顶 。
以日漫女高中生形象设计的JK服装 , 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 售价普遍在百元左右 , 贵一点也不过1000元;而较为华丽的汉服和洛丽塔则价格幅度更大 , 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都有 。

巨大的价格变动空间 , 也给了很多年轻群体选择的余地 , 无论收入高低都有一定的购买能力 , 从此一入“三坑”深似海 。
只要每隔一段时间市面上推出新的款式 , 消费者们内心的收集欲便开始蠢蠢欲动 , 最后双手不听使唤 , 一套接一套地进了自己的衣柜 。

有行业报告显示 , 光是汉服爱好者的人数在2020年605万人 , 比2018年的204万人扩大至将近三倍 , 增幅达到70% , 庞大的人数也带来了惊人的市场消费 , 在山东菏泽的曹县每年销售额达19亿元 , 为全国市场提供了三分之一的汉服商品 。
尽管在那些繁华的一线都市街景里 , 时常能看到穿着这类服装的美丽少女 , 但只有入坑过的才知道---能穿得起这些的都是“氪金巨佬” 。

“破产三坑”只是目前国内二次元文化大分类下 , 出圈势头较猛的三大小众爱好而已 , 在大圈子里继续深入发掘的话 , 还能看到更多不怎么出名 , 但同样很花钱的爱好 。
网上有图片专门罗列出了当代年轻人们文化圈子里的一众冷门爱好 , 其中有我们听说过的 , 也有我们没听说过的 , 篇幅有限这里就暂且挑几个项目来说说 。

先从“绘圈”说起 , 你知道在网上找画师约一张画稿要的稿费能去到多高吗 , 听说最高可以去到数万元!
这可不是道听途说的 , 而是有真实案例存在的 , 去年4月就有一位13岁的孩子以7万元的单价去找画师约稿 , 6个月的时间内总共花费70万元 。


这件事被她的妈妈得知立刻与画师联系并要求退款 , 而该事件在几天后就被媒体曝光 , 引发了外界网友的关注 , 也让这个圈子里的世界第一次被放到了大众的聚光灯下 。
“绘圈”又被称作“设圈” , 该圈子的成员们会去找绘画师约稿 , 绘制出自己事先设定好的原创角色(简称OC) , 这些设定里包括形象、性格、背景故事等完整人设 。

这些画作的风格类似于人物杂志封面的插画平面图 , 除了自己打造的OC , 爱好者也可以去花钱买人家画师创作好的人设形象 。
值得一提的是 , 找人约稿画OC这种事 , 不光在“绘圈” , 很多小说作者也会委托别人来绘制相关人物的封面和彩图 。

据“绘圈”里的爱好者所述 , 该圈子的成员里大多数都是低龄群体 , 约稿费用价格不菲 , 一般都是几百元到上千元 , 若是那些“顶级画师”甚至能去到刚才报道上说的几万元 。
同样相似的还有“娃圈” , 一个工艺标准的定制玩偶娃娃 , 售价几千元只是个开始 , 如果后续还要进行改装 , 那么这个花费就能升高至几十万元 。

这些定制娃娃基本为纯手工制作 , 生产工序多、报废率也高、产量有限 , 不仅定价高 , 还经常以限时限量的形式进行发售 , 据说这里面的成员花销几十万也是常有的事情 。
因为一个玩“娃圈”的人 , 可不会只是买个娃娃就够了 , 他们还想要对其进行外观改装、定做“环境” , 而这些工作都是要有专业人士来负责的 , 故这些费用甚至比娃娃本身的价格还要高 。

了解过手办和模型的朋友至少还能明白一个娃娃的昂贵 , 但是后续那些改装的花费就实在是看得傻眼 , 而且他们和宅男们一样都有自己的收集欲 , 不会只满足于买一个娃娃 , 而是想每期的都集齐 。

如果将这些娃娃摆满一面墙的话 , 这里面的总体开支恐怕能比得上宅男的两三面墙......
然而 , 令人感到烧钱的小众爱好还不止以上这些 。
02.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吗?比如专属于“福瑞控”(即Furry , 毛茸茸的意思)群体的“兽圈” , 一套完整兽装的材料成本高达两三千元 , 关键每套都还是定制 , 难以量产 。

国内一些知名工作室 , 全套兽装的制作平均价在8000至13000元 , 国外的知名工作室如“天邪鬼” , 其价格可以升到20000万元以上 , 但据说一些资深福瑞控表示 , 就算价格再高 , 市面上依然是供不应求 。
谷圈的话 , 倒是比上面几个圈子会好理解一些 , 它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动漫实体店上随处可见的周边产品 , 比如钥匙扣、徽章、明信片等等(统称“谷子”) , 有些人就喜欢冲着这些软周边来收集 。

不过谷圈烧钱的地方不在于产品 , 而在于它的营销模式 , 版权方公司因为不清楚作品里的那些角色周边会深受群众喜爱 , 所以在推出衍生品时多半会采用盲盒形式来售卖 。
盲盒大家应该也不算陌生了 , 这玩意儿经常是一整套周边产品的形式来一同发售 , 对欧皇来讲很容易就能凑齐一套 , 但数量更多的非酋朋友在这过程上可是花掉了不少钱 。

同理 , 谷圈的朋友要想凑齐自己想要的角色周边 , 要么不停开盲盒 , 要么直接花高价买上一整套产品 , 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
不过相对的 , 这也让国内二次元产业的商家看到了衍生品市场的开发路线 , 总的来说有利有弊 。

最后再说一个很特别的“转笔圈” , 是的你没看错 , 以前我们上学无聊时搞的小动作 , 没想到在十年后会发展成一个独特且完整的爱好圈子 。
2020年是第六届转笔世界杯举办的一年 , 由“世界转笔协会”所举办 , 当时参赛的国家队伍里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 , 比赛过程还有专业的裁判团来给每队选手的转笔表现进行打分评判 , 俨然就是一个属性同好者的小型奥运会 。

玩好一个转笔不算难 , 但要玩到精通的水准 , 那就不简单了 , 这其中不仅有专业的技术门道 , 还推出了专门用于这项“运动”的笔支 。
据了解 , 一支专业转笔的价格最便宜也要20块钱 , 是普通中性笔的几倍到几十倍 , 而有些带正版IP联名的创意手工限量版转笔能飙升到1000元以上 。

“天价”转笔的背后 , 可以反映转笔圈子的市场需求好坏 , 如果不是很有销量的话 , 商家也不会把一支转笔的价格抬升到超乎想象的地步 。
看完了这些烧钱的小众爱好 , 是不是感觉人都破防了 , 仿佛玩这些的全都是一群深藏不露的“有钱人” , 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体现出来的 。

也正因为如此 , 这些年轻人的“烧钱”爱好在部分外界人看来 , 还是有些无法理解的 , 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些东西会这么贵 , 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
03.攀比之心和鄙视链在世人的眼中 , 参与这些爱好的群体普遍都是年轻人 , 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收入来源 , 面对这出乎寻常的消费力度 , 圈外人的都会以一种“割韭菜”的心态来看待 。

其实这背后都是商家的一种策略 , 这些东西乍看价格一个比一个吓人 , 可实际上这里面的准入门槛是很低的 , 就绘圈而言 , 普通画师的作品价格只在几十到几百元之间跳动 , 千元起步都是中上级别的画师了 。

娃圈也一样 , 一个普通娃娃的正常售价才100元 , 做工好些的多数也不会超过1000元 , 而谷圈、转笔圈的基础门槛就更不用说了 。
因为门槛很低 , 上升空间又很巨大 , 所以这些小众产业一开始就能够吸纳到大量的年轻用户群体入坑 。

不高的单价一方面能有效吸引足够多的人走进这个圈子 , 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不知不觉间就“上瘾” 。
一个娃娃的单价是不怎么高 , 可要是你囤了不下几十只的娃娃 , 再加上后续“养娃”的各种支出 , 这花费的钱自然而然就涨高了 , 转笔圈也同理 , 小伙伴们肯定也不会满足于只买一支笔 , 遇到好看点的肯定会手痒 , 更夸张的是转笔吧上还时常能看到吧友自家收藏的上千支转笔 。

不仅如此 , 圈子里有部分卖家存在诱导消费行为 ,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就对绘圈一事指出:名人效应、商家逐利原则再加上产出不高的“饥饿营销” , 容易在未成年人中营造出“拜金”、“奢靡”的氛围 , 让不少还未具有经济能力的年轻人深陷其中 。

但是这些都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圈内默认的鄙视链在作怪 。
不管是“破产三坑”还是娃圈设圈 , 多数圈子里都存在着等级分明的鄙视链 , 尤其正版鄙视山寨的现象最为明显 。

拿汉服圈来讲 , 来自曹县的平价汉服以及没有经过考证的汉服往往都是圈内的众矢之的 , 因为山寨汉服的价格往往比正版的要便宜得多 。
如果你穿着山寨盗版汉服出街 , 被拍到的话则有可能被挂在论坛上责骂 。

“穿件新衣服却在网上被骂哭了 。 ”北大一在校学生去年在电商平台买了件汉服 , 当她把自己的汉服照放到微博上 , 结果招来的却是一波指责 , 原因有网友说她买的是盗版 。

娃圈方面 , 平时一些线下聚会基本都是大佬们“炫富”的时刻 , 一个个的手里都是那些限量版娃娃 , 以及那些精美的妆容配饰 , 每一处都是价格不菲的存在 , 至于手里只有非限量的朋友则几乎没有说话的份儿 。

值得一提的是 , 谷圈与手办圈、潮玩圈之间也存在着鄙视链现象 , 有资深谷圈爱好者曾自媒体透露过:像潮玩制作工艺跟手办没法比 , 故在最底层 , 而一个手办价格动辄上千 , 但一个人通常也就买那么几个 , 只有谷圈是最烧钱的 , 要拼团、代购、扫货 , 在鄙视链最顶层 。

鄙视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圈子内部的攀比行为 , 容易驱使年轻人为了面子而去花更多的钱 , 接着在商家的消费引导下 , 这样的人在圈子里慢慢地变多了 , 最终也就给人们营造出了一种“烧钱”的印象 。
正是由于商家的营销手段 , 以及圈内的鄙视链的共同影响 , 使得这些小众爱好在外界看来都是争议颇多的存在 , 很多有关他们的报道也通常不是什么好消息 。

但不管怎么说 , 这些圈子里的“大佬”永远都是少数人 , 更多的还是那些因为相同爱好而聚在一起的普通人 。
就像现在的DNF玩家群体里 , 表面看上去满大街都已经是十套礼包起步的土豪、神豪玩家 , 可暗地里仍然有一大堆沉默的咸鱼玩家 , 他们照样在用自己的方式坚持下去 , 只是他们都没有被大家注意到罢了 。

归根结底 , 不同圈子人的心理需求其实跟普通大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 只是我们容易被“幸存者偏差”的概念所影响 , 对一些不熟悉的圈子容易产生片面的误解 。
所谓的“烧钱”其实只存在于少数人 , 多数人则一直在默默地量力而为 , 而再进一步说 , 谁不曾为自己的爱好一掷千金过呢?
或许在某次消费后真的会承受大几个月的“吃土” , 甚至会懊悔不已 。 但不经历挫折又怎么知道自己能否接受这份代价?可别忘了 , 只要没偷没抢等等违反乱纪 , 那这个世界又有何不可?

04.结语近年来 , 中国的二次元产业呈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 , 从2020年开始国内整体的市场规模便开始达到一千亿元 , 年增速达到32.7% , 用户规模在2020年突破4亿 , 有望3年后突破5亿 。

从最初的动画和漫画等传统行业 , 逐渐开始延伸出以游戏、实体周边、虚拟偶像、潮玩、服装等一系列产品服务 , 甚至构建成一个宏大的IP产业 。
而在大环境下的年轻一代 , 现正成为中国二次元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 为这一系列的新生行业带来经济上的推动 。

但与此同时 , 一些消费上的问题也在影响着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 小到氪金爱好 , 大到分级制度 , 各种各样的阻碍也充斥着现有的环境 。
任何东西都需要时间来完善 , 或许中国二次元产业的未来几年类似以上的问题还将会持续下去......
【转笔|让打工人父母破防的“00后账单”,究竟是真爱?还只是韭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