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陈碧莲:朝夕相处20年竟因赌气离婚,晚年一方至死不愿复合( 二 )


1930年 , 中原大战正激烈时 , 一封家书快马加鞭送到战场 , 他放下了情报 , 捧起了那封家书.....

郑洞国原来那上面除了关心他的话外 , 还告诉了他一个意外的消息 , 覃蜡娥因为感染伤寒 , 在医院里不治身亡了 。
他在外面征战多年 , 覃蜡娥便一直在家中操持家务 , 照顾老人和小孩 , 他甚至很少有时间陪伴妻子 , 这些年对她充满着冷落 , 可是她依旧无怨无悔 。
而妻子的去世 , 让他充满着遗憾 , 脑海里浮现出与妻子相处的一幕一幕 , 这段丧妻的痛苦 , 让他很长时间难以走出 。
1932年 ,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看着每天漫如飞雪的新闻 , 郑洞国陷入了忧国忧民的痛苦中 , 此时他已不再纠结小女儿的感情 。
1933年5月 , 郑洞国刚刚经历了激烈的长城抗战 , 在战争吃紧时 , 他为了鼓舞士气 , 脱掉了军装 , 身穿白衬衣 , 提着手枪带头冲锋 。

长城抗战他这样英勇无畏的举动 , 大有当年北伐时 , 黄埔军校学子不顾生死 , 带头冲锋的遗风 。
虽然这场战争还是以失败结束 , 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 于是又从战争的紧绷状态走到暂时的平静中 。
这年五月 , 他来到南京探望好友肖忠贞 , 那时南京不是战场 , 也不是沦陷区 , 还依旧沉浸在一片繁华、祥和中 。
秦淮河边浆声灯影 , 美女如云 , 让他感觉自己回到了一个正常世界里 , 也正是在那里他邂逅了第二任妻子 。
他来到肖忠贞家中 , 发现那里还有一位妙龄少女 , 那时正是十七岁的陈碧莲 。

陈碧莲陈碧莲是肖忠贞夫人的堂妹 ,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 是一个中西结合的女子 , 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 还会写一笔漂亮的簪花小楷 。
郑洞国看着她那姣好的面容 , 还有温婉娴静的气质 , 便对她一见倾心起来 。
而陈碧莲也一眼便注意到郑洞国 , 那时郑洞国已经升为了旅长 , 屡立战功的他有着大好前程 。
陈碧莲一眼便能看出郑洞国的不同寻常 。
他身着军装将他衬托得无比挺拔 , 再加上他坚毅、深邃的目光 , 还有他果断、成熟的谈吐 , 都深深吸引着陈碧莲 。
似乎每个女生都会有英雄崇拜 , 相比气质儒雅的书生 , 十七岁的陈碧莲更喜欢成熟有魅力的郑洞国 。
正因为彼此间都留下深刻印象 , 不久后他们便交往起来 。
这是郑洞国第一次自由恋爱 , 虽然他依旧每日公务繁忙 , 依旧还是会为陈碧莲留出时间 , 陪着她去剧场听戏 , 也陪她去看电影 。
在那个年代爱情没有长跑 , 婚姻也很快就能定下来 , 就如同郑洞国、陈碧莲之间 , 几个月后他们便步入了婚姻殿堂 。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陈碧莲想象中的浪漫 , 那时本是她最需要陪伴的年纪 , 可是那些美好的时间里更多的是等待 。
等到青春已经过去 , 她就没有了浪漫的心 。

南京因为动荡的年代 , 每个人都在为活着而斗争 , 虽然她生活在富足的平安区 , 可是每一次看着丈夫开往战场的车 , 她都会陷入深深的担忧中 , 担忧他在战场上的安危 。
战争是十分残酷的 , 谁都没有上帝视角 , 一上了战场便不知命运如何 。 1937年 , 保定保卫战时 , 日军炸毁了补给站、电台、医院 , 用飞机将守城士兵炸的血肉横飞 , 最后撞破了保定城门 。
而这场保卫战的将领正是郑洞国 , 因为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 国内有许多报纸都已刊登他“壮烈牺牲” 。

可想而知 , 远在家中的陈碧莲 , 看到这样的消息时 , 她的内心有多么绝望 。
而几年后的台儿庄战役 , 一块炮弹皮击中郑洞国左胸 , 那时他口袋里刚好放了一枚硬币 , 万幸的是炮弹皮只是将他口袋里的硬币打弯 。
虽然陈碧莲一直担心丈夫安危 , 但不知怎的郑洞国好像被上天眷顾般 , 在无数场战争中出生入死 , 他每次总是能完好地站在自己面前 。
郑洞国被誉为“福将” , 他不管经历多少场战争 , 每次总能完好无损地回来 。
可是陈碧莲并不知道他的好运 , 她往往喜极而泣后 , 又会陷入新一轮的担忧 , 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迎来胜利 。

中原大战这场婚姻终究是聚少离多的 , 渐渐地她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 即使心中思念丈夫 , 却也理解着他 。
婚后多年他们并没有生孩子 , 而是从陈碧莲弟弟那儿抱养了一个女儿 。 陈碧莲一直觉得对不起他 , 于是便问他有没有遗憾 。
郑洞国娶了这样一位如花美眷 , 他开心还来不及 , 又怎么会有遗憾 , 在他心中陈碧莲和女儿就是最好的礼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