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文章图片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文章图片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文章图片


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文章图片


胡塞尔认为哲学应“作为严格科学”而存在 , 因此它的首要工作也是清除哲学中的不确定性 。 传统哲学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 , 在于传统哲学的出发点已经错了 , 传统哲学采用自然的态度 , 对超越之物不加反思 , 而预设其存在 。

自然态度中人作为认识的主体 , 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 , 世界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 , 人对世界的认识也是具有确定性的 , 这种态度不关心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 。
在自然态度中 , 我们将世界设定为超越的存在 , 对其存在状态不加怀疑 , 这就是传统哲学之失误所在 。 如果我们对超越之物没有进行批判性反思 , 而在一开始就将其设定为存在着的 。 那么我们的认识论在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 。

因此胡塞尔要求我们 , 从对事物的自然态度中走出来 , 从自然而然地预设某些东西的存在的状态中走出来 , 而进入一种现象学的态度中去 。
现象学的态度 , 也即严格考察事物存在的何以可能 , 将不具有自明性的事物从哲学中剔除出去 , 用胡塞尔的术语就是将它们加以“悬置” 。
“悬置”就是中止对于超越的自在之物的信念 。 对它们不加判断 , 既不肯定又不否定 , 也就是将它们放入括号之中 。 这样做的目的是排除外物的干扰 , 从而达到纯粹意识的直接被给予性 。

这与笛卡尔通过普遍怀疑而达到“我思”的逻辑起点可谓殊途同归 。 胡塞尔本人也承认他的“悬置”是受笛卡尔的影响 , 他认为笛卡尔已经站在先验现象学的门槛 , 只是还没有完全跨入 。
胡塞尔继承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方法 , 只是他觉得笛卡尔只是怀疑思想之外的事物的真实性 , 而并不怀疑思想本身的真实性 , 这样的做法是不彻底的 。 胡塞尔的目标同笛卡尔相同 , 他是要建立一门可以作为严格科学的现象学 , 为此胡塞尔采取了更加彻底的怀疑方法 , 还原 。

还原即是要我们去除我们对于事物的“自然态度” , 也就是他所说的“悬搁” , 这样做只是让我们的注意力仅仅集中于事物本身 , 而不要被人云亦云或者是披在事物之上的观念外衣所迷惑 。
也就是说 , 我们应该仅仅相信那些 , 事物本身所给予我们的观念 , 除此之外 , 一概不取 。 还原类似于笛卡尔的普遍怀疑 , 都是对于日常经验的舍弃 , 因为日常经验并不一定有真理性 , 而只有去找那绝对的确定之物 。
最彻底最严格的还原是先验还原 , 经过先验还原之后得到的是先验主体 , 与笛卡尔一样 , 胡塞尔也把先验主体作为现象学的绝对基石 。 先验主体排除了一切的经验因素 , 因而比笛卡尔的“我思”更加纯粹 , 更加彻底 。

可以说 , 胡塞尔的先验主体 , 与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相通的 , 甚至于结论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都得出了哲学或者说一切知识的绝对根基 , 都在主体内部的结论 。
笛卡尔经过对素朴世界 , 进行普遍怀疑而清楚了人类认识中的谬误 , 为哲学的发展寻找到一片坚实的地基 , 而胡塞尔也通过对自然态度的批判 , 达到了与笛卡尔同样的目的 , 同时也为现象学规定了自身的研究领域 。
胡塞尔通过怀疑 , 排除了一切不具有明证性的概念和假设 , 排除了一切缺乏自身被给予性的超越之物 , 最终回到纯粹意识自身之内 , 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和可靠性 。

与笛卡尔的清楚明白的原则一样 , 胡塞尔的悬置应该到哪里而止步呢?胡塞尔认为 , 悬置应止步于绝对的被给予性和自明的存在 。 他说 , “必须指明一种我们所必须承认的绝对被给予性和无疑的存在 , 这种被给予性是指:它具有使任何问题都必然迎刃而解的那种明晰性 。 ”
在这里胡塞尔的意思是指 , 我们的怀疑不是毫无建树的怀疑 , 怀疑的目的是为了建构 , 然而怀疑只能止步于不可怀疑之物 , 这些不可怀疑之物只能是那些具有绝对被给予性的东西 。 所谓具有绝对被给予性的东西 , 是指那些自明的、自己为自己提供合法性依据的东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