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我们经常听说黑洞这个词 , 也因为字面上的意思常常会觉得它非常神秘 ,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科幻想象的成果 , 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宇宙天体 。
不过它的发现也是近现代后期的事情了 , 最初并没有意识到有这样一种存在 , 直到爱因斯坦在他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类似的论断 , 才让科学家们开始对它有了兴趣 , 并且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
黑洞从本质上讲 , 黑洞其实不是什么深不见底的虚空漩涡 , 而是和恒星、行星一样的天体 , 只不过因为质量超出了一般的水平 , 而且集中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当中 , 所以形成了巨大的引力场 。
在黑洞的周围 , 连时空都会被这种引力扭曲 , 然后按照特定的规律形成有曲率的空间 , 也就进一步将引力场扩大了 。
【生活在黑洞周围会怎样?爱因斯坦:黑洞方一日,地球已千年】很多人最开始听说黑洞的时候 , 还意味着就是某种独一无二的宇宙存在 , 但其实在数不清的星系当中 , 理论上都是有黑洞的 , 很多甚至不止一个 , 区别只在于质量的大小有所不同 。
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有一个著名的人马座A黑洞 , 它的质量有多大呢?为了便于计算和直观呈现 , 还得用太阳这个级别的天体来进行类比 , 一个人马座A黑洞相当于400万个太阳加在一起那么重 。
对于黑洞 , 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可怕的吞噬能力 , 不管是什么样的物体 , 只要靠近黑洞所在的区域 , 基本上都逃不掉被吸入其中的命运 , 就连声称宇宙逃逸速度第一的光线也不能幸免 。
还有一些科幻作品当中会把黑洞描述成某种类似时空隧道的东西 , 被吸走的物体会穿过这里 , 去到一个新的空间当中 。
当然这种创作还没有实证基础 , 但是黑洞的引力确实是非常可怕的 , 连光都无法战胜 , 更别说其它那些实体的物质了 。
而且研究表明 , 一个物体要想逃脱黑洞的魔掌 , 所要具备的逃逸速度远远大于光速 , 符合条件的事物在已知的范围内还没有出现过 。
那么面对黑洞 , 我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其实也不是这个意思 , 首先黑洞的引力场本身是在一定范围内才会起作用 , 比如我们地球离它很远就根本不会有问题 , 而如果为了研究的需要一定要靠近的话 , 只要确保在安全的距离之外进行活动即可 。
比如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也许可以驾着宇宙飞船去到人马座黑洞的附近 , 这时候为了保证自身不会被黑洞吸走 , 就要一边控制距离 , 一边让飞船能够以特定的速度值进行运转 。
如果想要进一步增加安全系数的话 , 各方面的指标控制最好还要留出充足的调整空间 , 以最大程度确保可靠 。
黑洞与时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摄到黑洞的照片是在2019年 , 当时是专门用了一个特殊功能的望远镜实现的 , 这个名叫事件视界的望远镜可以捕捉到一般望远镜无法捕捉的图像信息 , 成功地获得了一个遥远空间中的超大黑洞的图像 , 创造了一项天文观测的历史 。
从照片上看 , 其实我们看到也只是黑洞的外部轮廓 , 而无法辨认出更具体的细节 , 想要做到后者 , 需要的就不仅是基础的电磁探测了 , 而是更加高水平的观测技术 , 毕竟黑洞的内部不同于一般的天体 , 它的密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
当然 , 黑洞的基本结构还是能够推断出来的 , 首先在它的外围是被称为吸积盘的部分 , 它们呈现为一些亮度比较大的环状区域 , 专家称这里面应该有着大量被黑洞引力破坏掉的物质残余 , 一般来说会在这个区域停留一段时间 。
推荐阅读
- “命运”是注定的吗?为何爱因斯坦晚年会说“上帝没有掷骰子”?
- 光速达到30万公里每秒,光子是依靠什么动力达到光速飞行的?
- 1970年东方红卫星超重,周总理告诉孙家栋:不用挂满毛主席像章
- 日本在地下一千米深处,暗藏5万吨超纯水,20多年来有什么目的?
- 地球日丨今年能源更好看
- 10条关于人脑的冷知识,爱因斯坦大脑比你小!玩游戏能开发大脑
- 宇宙的尽头是什么?三种情况,指向了相同的结果!
- 狄拉克方程:量子相对论与反物质的预测
- 量子纠缠速度可达光速的上万倍,违反相对论的“光速限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