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应对“不确定性”,文旅企业在行动

text":"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局部地区的反复 , 2022年国内文旅行业挑战依然艰巨 。 为全力缓解当下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 , 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出台相关纾困政策 , 用真金白银和真招实招助力文旅服务业“回春” 。 文旅企业从业者在积极用好用足纾困政策的同时 , 也在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方式恢复生产、转型自救 , 并取得积极成效 。
积极申请纾困扶持政策 , 缓解经营压力
2月18日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若干政策》) , 为推动《若干政策》在地方贯彻落实 , 有效应对疫情的不良影响 , 各地政府结合当地文旅行业具体情况相应推出纾困政策细则 。 众多文旅企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 , 积极申请纾困扶持政策 , 缓解经营压力 。
自疫情发生以来 , 云南旅游行业受损严重 , 致力于以文旅振兴乡村的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业务也受到很大影响 。 “自疫情发生以来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级文旅部门高度重视 , 聚焦公司发展难点 , 落实帮扶措施 , 指导企业申请纾困补助等 。 ”大理千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代章表示 , 公司在税务部门指导下 , 申请了留抵退税款4万余元 , 今年还会享受“六税两费”减免政策 , 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 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 。 “虽然疫情给云南文旅行业带来了很大挑战 , 但是政府对我们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越来越大 , 各项政策落实后 , 大大提振了我们的信心 。 ”陈代章说 。
创立于2012年的灌木文化 , 致力于开发与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的文创产品 。 疫情让公司的业务量、业务范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灌木文化CEO黎贯宇关注到《若干政策》中的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 , 公司在申请疫情地区房租补贴后 , 先后又申请了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以及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 “虽然较疫情发生之前 , 公司业务量还未完全恢复 , 但这些费用的减免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 让新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 ”黎贯宇说 。
近日 , 湖南省长沙市出台政策 , 延长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期限至2023年3月31日 , 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暂退比例提高到了100% 。 目前湖南省和长沙市正积极调研筹备实施保险代替保证金制度 。 4月14日 , 长沙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长沙的旅游从业者为长沙成功“摘星”和即将迎来的复工而欣喜 。 湖南华天国际旅行社是湖南省内资质较完备、业务板块较齐全的旅行社企业之一 , 该公司总经理刘生波告诉记者:“再度获退的这笔保证金刚好可以用于我们恢复开展业务 , 弥补一季度停工停产的损失 。 ”刘生波说 , 保险代替保证金制度可以为旅行社企业释放一笔中长期资金 , 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
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变化 , 调整业务方向
尽管疫情在局部地区散发让整个文旅行业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 , 但更多企业认为 , 企业创新发展仍有很大机会 。
贵州魔法棒文旅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钰炫深刻感受到 , 疫情期间不能“等、靠、要” , 还需要积极创新转型 。 为此 , 公司先后推出“山里的四季”“淘黔礼”线上平台 , 精选贵州大山好物 , 结合时令季节 , 发挥旅游渠道优势 , 促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目前公司开发的“四季礼品卡”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成绩 。 为适应疫情下的市场需求 , 公司打造新玩法、推出微旅行 。 面对客群年轻化趋势 , 结合沉浸式体验 , 推出“魔客”品牌 , 打造新的旅行生活方式 , 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 作为贵州本土旅游的创新服务平台 , 公司在疫情影响下 , 聚焦旅游商品和人才培养、业态创新 , 加大对导游人员的培训 , 特别是结合导游行业发展趋势 , 提升导游专业化、特色化水平 , 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导游 。
疫情发生以来 , 酒店行业面临国际客源断流、跨省旅游不稳定、商务客源骤减等多方面经营压力 。 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原秘书长许京生表示:“为了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 一些酒店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成效 。 有的在餐饮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 有的在社区市场发力 , 有的在线上商城取得不俗业绩 , 有的在服务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 ”
不少酒店企业开始跨界或开发本地微游项目 , 电竞房、高考房、考研房等应运而生 , 有的异常火爆 , 一房难求 。 近期 , 为了满足家长陪同、学生舒适上网课的需要 , 有酒店推出了“网课房”服务 。 业内人士认为 , “网课房”等新产品、新举措或许还不是规模化、常态化的市场产品与模式 , 但显示出行业在主动创新和拥抱新的变化 。 酒店行业应继续拓展思路、顺时而为 , 打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