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我们拿苹果来进行说明:

普通的苹果产地收购价便宜的时候几毛钱一斤,行情好一两块钱 。但相比吃苹果的人购买的价格,相差似乎都不大 。那这个苹果是如何卖到七八块十几块一斤的?

如苹果树上收购价是0.5元/斤 。水果贩子在产地收购了30吨苹果,并雇了一辆挂车,运输距离为1000公里,运费为9000元(农产品走绿色通道,减免路桥费),加上收购产生的开支约3000元,合计每斤成本增加2毛,合计7毛每斤 。

从收购苹果到拉到地区性水果市场到分销完成,中间产生了损耗,约8%,即6万斤损耗8000斤 。每斤增加成本1毛 。合计8毛/斤 。

算上水果市场摊位费、管理费等等,每斤增加1毛钱,合计9毛 。

如果是当应季水果卖:老板一斤赚5毛,以1.4元批发给周边各类小型水果批发市场的老板 。

假如周边水果市场离地区性水果市场200公里,一次拉水果2吨 。运费合计800元 。每斤增毛2毛 。合计1.6元 。

损耗6%,每斤增加1毛钱 。合计1.7元 。

算上店铺、人工及其他成本,每计合计1毛钱,合计1.8元 。然后以4元每斤的价格销售 。没毛病 。

如果按错季水果卖,还要增加冷库冷藏存储费用,视时间长短、损耗多少,价格则会水涨船高 。一斤苹果卖到七八元很正常 。

由于水果属于生鲜,运输保鲜保全比较困难 。在网购的时候,要增加包装费用 。按五公斤为最小发货量,一斤苹果的包装成本分摊下来约5毛左右,加上快递的费用每斤约合1.5元 。合计2元 。要想营利,一斤苹果最少也要卖到4元以上,否则高昂的推广费用及人工成本,很可能不赚钱甚至亏本 。

我曾经在河北往家里发黄杏 。树上搞2元一斤 。黄杏不能久放,发普通快递寄到几本全熟透压坏了 。最后发的是顺丰生鲜 。10公斤黄杏,加上包装11.5公斤,首重20元/公斤,续重8元/500克,杏子本身40块,运费就花了188元 。合计每斤杏子11.4元,这可还什么都算,要是开网店这么干,一斤杏子卖15-20也不算黑!

其他网友观点

农民卖不掉是真,农民卖不掉的蔬菜品种,市民肯定吃得起 。

多数人认为蔬菜价格过高是因为运输环境,批发等层层加价所致 。这是错误的认识 。

先说长途运输,比如广西青椒批发3元一斤,到北京不会超过3.5,有时候甚至也是3块 。这是因为运蔬菜过高速不收费,明白了么?

再说批发商加利润,这要看是什么蔬菜了,如果是土豆大量批发加价在每斤5分左右,不会超过一毛 。茄果类蔬菜加利润1毛到2毛 。叶菜类加价高点,因为叶菜损耗大 。但是白菜甘蓝虽然也是叶菜加价就少 。

最后再说零售商,零售价2元左右到蔬菜加价三分之一左右,5块钱左右到蔬菜加价四分之一左右,土豆萝卜等损耗少的加价少 。

因为零售损耗大,毛钱又不能要,如果称是足斤称没做手脚,就得多加利润 。

我这里说的是北方 。所以现在零售商多是10元几斤,低于10元,就不卖了 。

现在蔬菜等农产品多数时期是供大于求,现在很多人没活干,从事蔬菜生意的就人多了,谁也不敢贪图大利润 。除非有黑势力霸占的农贸市场,那就非正常了 。

其他网友观点

大家好,我是来自赣南小山村的老杨,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这其实也是我以前经常思考的问题,但现在我算是想明白了 。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我是农民世家,上次还特意去看了一下族谱,发现八代之内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人物,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家族基因出了问题 。

小时候,是父母在种地,房前屋后、田角路边,到处是老妈种的绿色蔬菜,根本吃不完,卖又没地方卖,只能拿回来做腌菜、菜干或喂猪 。

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能卖给城里人多好,这样家里就多了一笔收入了 。

但这种想法在那个时候明显是不现实的,别说蔬菜和粮食,就是家里的鸡鸭鹅、猪牛狗,也只能卖给乡里的贩子,我们农村人连城市在哪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卖给他们了 。

因此,在我小的时候,农村人虽然有很多农产品,但没有地方可卖,而乡镇的街上,那时候又根本卖不动,销量有限 。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现在轮到我种地,家里的农产品也相当丰富,但仍然存在卖不出去的现象,能卖出去也是在贱卖,根本赚不到钱 。

在我老爸手上的时候,像我家那两三亩山区梯田,他主要是用来种稻谷 。但这东西,一年忙半年,不计人工费,也就只能赚一两千块钱,要是算上人工,就是在亏本 。

因此,我还是比较有想法的,不想全部用来种粮食 。

2000年初,村头的墙壁上写着“外出打工搞副业,不如回家种烟叶” 。于是,我用这些梯田来种烟叶,但那年种的农民太多,只有高档的烟叶才有人收,其它的烟叶被我倒到茅坑里沤肥,白累了大半年 。

当然,为了节省开支,我也留了几斤烟叶自己抽 。

2005年,我看到生姜行情好,有五六块钱一斤 。于是,2006年,我又在这些稻田中种了生姜,哪想到当年的生姜价格相当低迷,只有七八毛钱一斤,差点让我得了抑郁症 。

此后,我种过药材,种过水果,种过蔬菜,但种农作物不但要看天色,还得看商贩的脸色,价格波动太大,就像灯迷一样,很难猜 。十年当中有九年我都是在亏本的,都是在贱卖,赚不到钱,老爸都说我在瞎折腾 。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这几年,我在农村种脐橙、养走地鸡、养牛,种辣椒,小量多品类发展,以降低风险,免强能糊口 。

我种了两亩脐橙,脐橙树下错季养了300只鸡,用来除草,还养了20头牛,不出意外,养牛一天可以赚200来块钱 。

我之所以种辣椒,是因为我们江西的农村人都爱吃辣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价格好就卖,价格低就留着晒辣椒干自己吃,反正我一家人每餐没有辣椒都不行 。

我种了几年的辣椒,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也没有亏本,这还是要看市场行情,比如今年我种的这批辣椒就赚到钱了 。

其它的,像地瓜、冬瓜、南瓜、豆角、魔芋等蔬菜,我也种了一些,但种的量不是很多,因为这些东西根本不好卖 。在城里这些是好东西,但在我们这就是烂大街的货,多了我一般都是用来喂鸡 。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我也尝试过做电商,把这些好的农产品直接卖给城里人,但发现也很难 。

其一,品牌、信任度的问题 。口碑不够,又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人家城里人凭什么要来买我的农产品?

其二,运费太贵,双方都吃不消,都在给快递打工 。比如一只喂粮食的走地鸡,养七个月以上,不计死亡率,一只鸡一天二两稻谷,一天就要0.24元,7个月就要50多块钱粮食,只能长到3斤左右 。加上鸡苗钱,成本差不多要18块一斤,再算上不超过80%的成活率,一斤鸡的成本要近20块了 。

3斤多的鸡加上冰块、包装,冷冻的运费就要四五十块,如果是用SF冷冻将更贵,一百多块钱一只鸡卖给城里人,人家又说我心黑,如果量不够,其实真没什么钱赚,让我没有什么动力 。

像蔬菜这些农产品就更是了,根本没有办法卖,利润低 。

如果做电商,走不到量的话,卖的人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F的心,而买的城里人呢,多花了一倍的钱在运费上,除非是讲生活品质的人,不然也没什么兴趣,不骂我黑心就不错了 。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因此,我现在的农产品,很少在网上卖,都是走的老客户,都是卖到本市,这样运费成本低,时间短 。当然,如果走的量大,做电商还是不错的 。

现在的农村虽然人少了,但要说好的农产品,还是很充足的,就是卖不出去,主要就是保鲜、品牌口啤和运费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销售渠道的问题 。

农民的农产品卖不起价钱,赚得都是卖白菜的钱,而流通到城里人手中,价格最至少翻了一倍,市民会觉得吃不起,也不排除有人惜售、炒作的嫌疑 。

就比如现在的小米椒和大葱,价格就高得离谱,但对于我们种的普通农民来说,是赚不到钱的,种植大户还差不多,只有中间做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人才能赚到钱 。

你们说呢?


有人说,当下有许多农产品是农民卖不掉,市民吃不起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文章插图

喜欢的朋友,请点个关注+点赞,谢谢!@赣南老杨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侵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