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老人打麻将数钱时猝死,家属向牌友索赔40万,法院这样判


安徽一老人打麻将数钱时猝死,家属向牌友索赔40万,法院这样判


文章图片


安徽一老人打麻将数钱时猝死,家属向牌友索赔40万,法院这样判


文章图片


安徽一老人打麻将数钱时猝死,家属向牌友索赔40万,法院这样判


“天有不测风云 , 人有旦夕祸福” , 谁也无法预料下一秒生活的变化 , 无从得知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 , 在意外面前人的喜怒哀乐总是很无力 , 但 , 这也不能成为将痛苦转移的理由 。
许许多多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中 , 原告索赔的理由在旁观者看来都有点无厘头 , 典型例子就有2017年发生于广州的“私摘杨梅坠亡索赔案” , 张三经常到景区偷摘村委会种的杨梅 , 一次偷摘过程中不小心跌落在地重伤不治身亡 , 家属认为村委会应该担责 , 赔偿 , 于是起诉 。

兜兜转转 , 此案最后还是判村委会无责 , 因为村委会没违反安全保障义务 , 反而是张三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明知村规民约还上树偷摘杨梅 , 不预判风险 , 又损害集体利益 , 自身的过错导致了损害结果发生 。
类似的索赔案还有很多 , 作为社会公序良俗的兜底条款 , 法律的作用即在于维护正义、主持公道 , 不以结果责任主义为导向 , 胡乱和稀泥 , 而是用事实与证据说话判断是非 , 偷摘杨梅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 那平常吃饭聚餐、打牌、打球之类的活动 , 引发纠纷又该如何界定责任呢?
日常文娱活动猝死这种事真实存在 , 如2020年安徽安庆一位70岁帅姓老人的经历 , 帅某因为年纪大退休在家 , 人闲下来了总要找点事做打发时间才行 , 不然闷得慌 , 有的老人喜欢下棋打太极溜圈唠家常 , 帅某不怎么爱多跑 , 就好跟小区几个熟识打麻将 , 平时经常组牌局 。

家人们也知道帅某的爱好 , 并不阻拦 , 这不2020年9月14日下午 , 帅某又跟牌友们邀约去张某开设的棋牌室搓麻 , 一打就是好半晌 , 牌桌上的氛围实在是不错 , 大家一边打麻将一边说说笑笑 , 其实都不为赢钱 , 就图个彩头 , 乐呵乐呵 , 又因为关系好 , 牌桌上并没有争吵 。
一直打到下午5点左右 , 眼瞅着快到吃饭的时间了 , 几人便商量先散局 , 下回再约 , 帅某意犹未尽 , 还在兴致勃勃地数钱 , 其他人也一样 , 准备走了但还在清点桌上的钱 , 忽然间意外发生 , 只见帅某数钱的手抖了起来 , 旁边的人还以为他只是兴奋 , 再一看发觉不对劲 , 因为帅某抖得停不下来 。
见状牌友们连忙劝他坐下休息 , 别太累了 , 哪知帅某坐下后仍然显得很不舒服的样子 , 别说手 , 好像全身都不听使唤了 , 几名牌友和棋牌室的老板心知不好 , 急忙拨打120 , 又联系了帅某的家人 , 随后帅某被紧急送往了医院救治 , 不幸的是经过转院出院多个环节老人家还是身亡 。

帅某的家属悲痛之余 , 认为如果不是打麻将事件 , 老人也不会猝死 , 棋牌室老板和牌友都应该承担责任赔偿 , 于是一纸诉状将几人告上法庭索赔40万 , 对此几名牌友和棋牌室老板张某都没法认可 , 牌友们说 , 他们事先完全不知道帅某身体有不适 , 脑出血、高血压等病史 。
大家正常聚在一块打打麻将就发病猝死 , 这种事谁能预料啊?再说了 , 打麻将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 , 没人骂帅某 , 也没人跟他打起来 , 毫无冲突 , 散场后帅某数钱才忽然手抖起来 , 之后几人注意到 , 先劝他休息 , 后来又及时拨打了急救电话 , 已经尽到合理救助义务 , 不应该承担责任 。
棋牌室老板张某则认为 , 虽然他私自开设棋牌室违反了行政法律的规定 , 但这跟帅某的死亡结果没什么联系 , 在帅某发病的时候他又没放任不管 , 没有违反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 同样不应该担责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 作为棋牌室的经营者 , 张某应在合理限度范围内负有保护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 至于如何判断其是否尽到义务 , 要看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或经营中特定操作规程的要求;
除此之外 , 善良管理人在同类交易情形下 , 需要尽到通行的注意义务 , 这些是必要的衡量尺度 , 至于牌友们 ,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 ,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