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

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

文章图片

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

文章图片

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

文章图片

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

此次疫情的全球流行无疑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 , 而其中最受影响的除了半导体行业 , 以及所衍生出的各种“缺芯”外 , 就要数吃到了诸多红利的游戏行业了 。 因此自2020年开始 , 游戏行业的并购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挥舞着钞票的各路金主更是让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一次洗牌 。



在贝塞斯达母公司ZeniMax Media与动视暴雪分别被微软以81亿美元和687亿美元“拿下”、索尼花36亿美元将Bungie工作室收入囊中 , 以及R星母公司Take-Two用127亿美元收购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等 , 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交易在这两年内密集发生之后 , 玩家们也都在猜测 , 究竟“谁是下一个” 。 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出炉了 , 有消息显示法国游戏巨头育碧(Ubisoft)可能会是下一个出售的游戏大厂 。



近日据来自彭博社的相关报道称 , 美国两大知名私人投资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 Inc.)与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兹集团( KKR) , 已与育碧方面取得了联系 。 有消息显示 , 目前关于育碧的收购仍在早期评估阶段 , 暂时还没有人提出任何正式的收购价格 , 同时也还没有进行收购谈判 。 但由于育碧方面最近在第三方审计公司的帮助下整理了账簿 , 因此也被外界解读为或是正在为出售做准备 。 因此这一消息被曝光后 , 育碧的股价也大幅上涨了15% 。
早在今年2月 , 也就是微软方面宣布收购动视暴雪时 , 育碧CEO Yves Guillemot就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 育碧可以“保持独立” , 但还是会审查来自其他公司的收购报价 。
事实上 , 海外游戏媒体kotaku透露 , 在近期kotaku与育碧现任和前任高级开发人员、乃至管理部门主管有过相关沟通 , 他们均透露由于股价持续性的低迷以及多款新游戏陷入开发困境 , 育碧内部已确认最终会被出售 。



目前 , 育碧正处于一个困境中 , 在2018年7月其股价达到110美元的高点后 , 就进入了下行通道 , 即便是迎来了这一波的暴涨 , 股价也只有42.62美元 。 而股价长期不振一事 , 则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育碧“飘了”所致 。 早在2018年3月 , 在腾讯等一堆外部投资者的帮助下 , 育碧成功摆脱了维旺迪的纠缠、获得了自由身 。
但同样是从2018年开始 , 育碧的3A游戏产量开始大幅度下降 , 同时其在自家标志性的“公式化开放世界”基础上再套上一层RPG的壳 , 最终诞生了一堆RPG化的流水线开放世界 。 想必许多玩家已经发现 , 诸如《刺客信条:奥德赛》、《全境封锁2》、《看门狗:军团》等 , 这几年育碧的游戏除了IP不同外、总是有着极为相近的“味道” 。 以至于在去年年中时 , 育碧方面表示将减少对3A游戏依赖 , 把更多精力聚焦在免费+内购的F2P游戏上 。



然而 , 此前在2012年到2017年 , 育碧的样子则完全不同 。
彼时正是“祸害”了动视暴雪的维旺迪盯上了育碧的时候 , 为了摆脱这个“灾星” , 育碧方面一边将旗下的手游品牌Gameloft交了出去 , 另一方面则是拼命打磨内容以换取更多销量 , 诸如《看门狗》、《全境封锁》、《彩虹六号》、《荣耀战魂》等IP也都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
不可否认的是 , 育碧特色的公式化开放世界确实在这段时间得以发扬光大 , 但其也为玩家带了每年3款以上质量在线的3A游戏 , 也顺势为自己带来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 。



育碧如此不思进取的结果 , 就是除了蒙特利尔、魁北克、Massive三大明星工作室外 , 其他工作室产出优质内容的能力几乎已经跌至谷底 。 同时在2021年5月时 , Charlie Guillemot、也就是现任育碧董事长兼CEO Yves Guillemot的儿子离开育碧 , 导致作为该公司创始人的Guillemot家族没有成员来接管 。 在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家族企业后继无人 , 以及高级人才持续流失的背景下 , 育碧选择出售也是情理之中了 。
当然 , 作为老牌游戏巨头 , 如今育碧依旧可以说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其旗下拥有《雷曼》、《刺客信条》、《孤岛惊魂》、《波斯王子》、《细胞分裂》、《彩虹六号》、《看门狗》、《全境封锁》和《幽灵行动》系列等知名IP , 以及自研引擎Anvil和Snowdrop 。 并且育碧也是目前少有拥有全球工作室体系的大厂 , 其人员储备和技术积累都可以说是业界一流的 。



那么为什么收购育碧的不是游戏厂商呢?其实原因也不难猜 , 如今微软头疼的可能是如何整合动视暴雪 , 索尼方面也刚刚才买下Bungie , 任天堂则更倾向于日本游戏厂商、育碧的风格着实不搭 。 至于说国内的腾讯 , 当年育碧驱逐维旺迪时 , 腾讯作为援军承诺不会转让或增持股权及投票权 , 而市值500多亿的网易在过去的历史中 , 则从未有过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并购 。



事实上 , 黑石集团与KKR集团盯上育碧的理由也很简单 , 在经过了这一轮游戏行业的并购潮后 , 目前市场上还存在的独立品牌已经不多 , 而育碧又是其中商业化表现相对最突出的存在 。 所以趁着微软、索尼自顾不暇的时候抢先下手 , 未来再转手卖个好价钱或许是必然的 。
【阿古朵|游戏业并购再掀巨浪,这一次的主角轮到了育碧】那么在育碧之后 , 谁又会是下一个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