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通过研究后认为 , 黑洞和中子星的碰撞合并过程 , 有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爆裂 , 而是以一种比较温柔的模式完全合并 。 这种合并模式更多的类似于吞噬 , 黑洞吞噬掉中子星 , 我们都知道 , 黑洞的强大来源于它的质量产生的强大引力 。
而黑洞的强大引力也让它具备了可怕的吞噬特性 , 任何物质和天体只要进入它的范围 , 都会被它不断撕裂吞噬 , 光和电磁波都无法逃逸出来 。 中子星跟黑洞有着共同的起源 , 都是由大质量恒星演变而来 , 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
中子星的体积并不大只有数十公里 , 可是它的质量却丝毫不亚于一个普通的恒星 , 中子星即使跟恒星发生碰撞 , 最终被毁灭撕裂的也基本是恒星 , 而中子星受到的损伤会非常小 。
可是中子星一旦跟黑洞相遇 , 那碰撞的结果就会发生不同 , 黑洞强大的吞噬能力让中子星也无法避免 , 只不过由于中子星的密度特别大 , 引力也非常强 , 黑洞想要完全撕裂吞噬它不是那么容易 , 在碰撞融合的过程中 , 同样也会产生巨大的引力波以及发生强大的电磁波 。
只不过碰撞产生的电磁波无法从黑洞逃逸出来 , 也无法让我们探测到 , 而此次科学家能够连续两次发现黑洞与中子星的碰撞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 说明人类对于引力波的探测能力正在一步步加强 ,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 我们还会探测到更多的黑洞与中子星的碰撞引力波信号 。
事实上 , 根据我们对目前宇宙的了解 , 黑洞与中子星的碰撞合并有可能并不比黑洞与黑洞 , 中子星与中子星的碰撞合并少 , 要知道 , 宇宙中主流的恒星系是双星系统 , 也有不少的多星系统 , 反而是类似于太阳系这样的单星系统是非常稀有的 。
两颗恒星以上组成的恒星系统 , 恒星一旦走到尽头就会发生演变 , 太阳质量的恒星会演变为白矮星 , 而大质量的恒星则会演变为中子星或者黑洞 。 而那些双星系统以及多星系统 , 一旦走到尽头 , 基本都会发生各种碰撞融合 , 尤其是在宇宙的早期 , 这种碰撞融合有可能更多 。
【科学家探测到黑洞和中子星的碰撞,再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我们之所以很少探测到它们的引力波 , 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探测能力还比较弱 , 作用效应不是特别强的引力波我们探测不到 , 另一个原因则是很多目标离我们较远 , 发生碰撞产生的引力波还没有来到太阳系 。 不管是哪种情况 , 科学家能够探测到黑洞与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信号 , 再一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的伟大 , 他不愧是科学家公认的科学界第一 。
推荐阅读
- 惊人发现——生命的蓝图可能来自小行星
- 怪不得中科院院士相信外星人存在!宇宙中发现DNA单元
- 神秘的月球背面,有个神秘的东西,那个方形建筑是什么?
- 如果小行星撞上了地球,那该怎么办?我们该何去何从
- 百慕大三角发生过哪些神秘事件,为什么被称为:“丧命地狱”?
- EGFR 20ins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治疗方案:伏美替尼
- 我国将建小行星防御系统,可控制太空资源,美国已捷足先登,太空将是G2天下
- 解密报告称美曾计划对月球进行核攻击
- 获奖无数的硬核科幻片,电影《火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