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是追求真理和公正,为人类文明指引价值与方向的人( 二 )


即便苏格拉底在既定的史实里、有着街头教师的身份 , 但是阮炜依然指出 , 苏格拉底仍然更多是亲贵族而鄙夷平民的 , 这表现在他从未改变的对大众的讥讽和嘲笑上 。

表现在他与阿尔西比亚德斯和克里底亚等、贵族小集团的密切交往上 , 更表现在他后作为死的代价上——那很有可能是因鄙视群众而终导致的政治报复 。
可以从这种质疑中看到 , 知识分子在自我的追求和坚持中 , 确实容易与人民群众产生一定的隔阂 。 这种隔阂 , 本质上有其矛盾性 。
一方面 , 知识分子生于群众中 , 其目的终也是为回到群众中去建立和引导道德规范 , 知识分子本应与群众是密不可分的 。
另一方面 , 知识分子在群众中 , 所抱持的常是一种精英的视角 , 如果强制以威权要求知识分子放低其身份 , 又易使之丧失独立的地位 , 进而更会导致知识分子这重身份与职责的彻底沦丧 。

如何在这种矛盾中保持一种平衡 , 这就要求两点 , 其一 , 权力对于独立知识分子的扶持心态 , 不畏惧 , 不轻视;第二 , 知识分子对于自身的平衡心态 , 不骄纵 , 不过度追求私利 。
回到苏格拉底作为知识分子而死的问题上 , 我们可以看到 , 纵然苏格拉底仍被质疑为轻视群众 , 然而他死亡的方式是确凿的 , 也正是这种确凿而特殊的死亡方式 , 使得苏格拉底成为了知识分子一个真实的榜样 。
这种死亡 , 标志着他主动杜绝了一切苟且投机的可能性 , 标志着他从生到死贯彻始终的作为知识分子的自觉 。 正是因为他的死亡 , 使得他的独立人格变得不可复制和模仿 , 不易被误解和污蔑 。
可以说 , 两千多年来 , 在一般西方人的心中 , 苏格拉底永远意味着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探索的精神 , 意味着超脱个人利益得失 , 与世俗羁绊的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 , 意味着真正高贵的知识分子的良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