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收学生纸条,看了“爸爸求告诉”后,老师眼睛瞪圆了


没收学生纸条,看了“爸爸求告诉”后,老师眼睛瞪圆了


文章图片


没收学生纸条,看了“爸爸求告诉”后,老师眼睛瞪圆了


文章图片


没收学生纸条,看了“爸爸求告诉”后,老师眼睛瞪圆了


文章图片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人把不是自己父亲的人或者事物叫“爸爸” , 这里的“爸爸”并不具有“父辈”这个意思 , 比如 , 粉丝称自己爱豆的代言方 , 网友称自己喜欢的产品官方 , 合作中的乙方称甲方等等 。 这个是没什么实际含义的 , 且是主动自愿的 。

据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公开场合也有这样称呼的 。 一个网友说 , 有一个阶段他们公司的很多男同事之间说话会用这个词自称 , 说这就是同事之间互相开玩笑 , 一方在对方有求于己的时候趁机占占口头上的便宜 , 活跃一下气氛 , 周围的人往往不以为意 , 哪怕是不愿意参与进去的人 , 也会一笑了之 , 没人把它当作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去深究 。

继续往前追溯就是学生时代了 , 大学里有这种现象 , 中学、小学也有 。 看了一些人的分析 , 大多说这就是关系要好的同学之间开的小玩笑 , 没有刻意为难的意思 , 也没有要唯我独尊 , 毕竟今天是我叫他一声 , 明天可能就是他叫我两声了 。
一位家长说 , 她的娃读小学 , 她就发现小学里这种现象还比较普遍 , 谁要抄别人的作业 , 谁就叫对方一声“爸爸” 。

一个小学老师在监考时没收了一个女生传给另一个女生的一张纸条 , 他当时看到那个学生很不好意思 , 就没有当着学生的面打开纸条 。 回到办公室后 , 老师悄悄地把纸条展开 , 发现上面写着“填空第3题 , 爸爸求告诉”这一行字 , 这上面只有一个学生的字迹 , 说明这个称谓是这个学生主动叫的 , 那这样是不是可以说明他们平时有求于对方的时候会经常这样叫 , 而另一个女生也习以为常?
老师看到后特别特别惊讶 , 眼睛都瞪圆了 , 因为老师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学生之间还会存在这样的称呼 。 老师以为学生顶多会给同学取个绰号、别号什么的 。

对于这种现象 , 一部分人觉得好笑好玩 , 一部分人表示不理解、不认可 。
一个老师说 , 学生之间这样互相乱称很不好 , 尊称求人就是“爸” , 骂人就是“妈” , 有一种被社会中的某些东西洗脑了的感觉 。 久而久之 , 这些东西就会在思想里根深蒂固 。

一个学生在网上求助 , 不知道这个学生是男生还是女生 , 后面就一律用“他”代替吧 。 他说自己语文成绩不好 , 背诵课文有点困难 , 他们班的语文科代表负责抽查学生背诵 , 科代表会让他叫“爸爸” , 不叫就让他背诵 。 他不想叫 , 也不想总是被针对 , 也不想把关系闹僵 。 看得出来 , 他内心很矛盾 , 也有一些痛苦 。
这样就很不好 。 可能还有更不好的 , 前段时间不是有一个新闻么 , 一个女生被一群学生要求喊这个 。

同学朋友之间叫姐姐哥哥没什么问题 , 在公开场合开玩笑叫“爸爸”也没人会在意 , 一般在双方的心里也不会留下疙瘩 , 互相之间不会因此心存芥蒂 , 玩笑过去了就像尘土被风吹走了一样不留痕迹了 。 但有时还是要把握一个度 , 如果别人不愿意叫 , 就不要勉强 , 毕竟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不一样 , 任何事情做过了都可能不好 。 而被要求的一方 , 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 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
【没收学生纸条,看了“爸爸求告诉”后,老师眼睛瞪圆了】你认可这种叫法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