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际空间站最多容纳13人,我国空间站仅6人,难道技不如人?


为何国际空间站最多容纳13人,我国空间站仅6人,难道技不如人?


文章图片


为何国际空间站最多容纳13人,我国空间站仅6人,难道技不如人?


文章图片


为何国际空间站最多容纳13人,我国空间站仅6人,难道技不如人?


文章图片


神十三完美落地之后 , 我国又紧锣密鼓地安排神十四和神十五 。 根据消息 , 神十四和神十五将会在轨交接班 。 届时总共会有6名航天员在“天宫”住下来 。 6人是我国空间站的最大容纳数量 , 并且是短期停留 。
所以 , 我国6名航天员会在一起生活7天左右 , 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转位工作 , 完善天宫1号的组装 。 任务完成之后 , 先上来的3名航天员将会返回地球 。

作为对比 , 国际空间站已经在轨二十多年 , 站内航天员数量最多可容纳13人 。 而我国的空间站却仅6人 , 并且是短期停留 。 难道我们的空间站技术 , 不如别人吗?老规矩 , 烦请各位读者老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 , 给作者点个免费的关注和赞 , 谢谢大家 。
从规模上来看 , 我们的空间站确实很小 。 目前我们的空间站还没有完全建设完毕 , 最终建设完成之后 , “天宫”的总重量大概会在180吨左右 , 国际空间站的重量大约是420吨 。
乍一看 , 中国空间站连人家的一半都还没到 , 好像处于劣势 。 那么中国空间站 , 真的不如国际空间站吗?

天和核心舱责任总设计师杨宏表示:我们不跟国际空间站比规模、比效益 , 我们发展空间站的目的 , 是支持大规模的开展空间的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 , 虽然小了点但足够使用 。
而国际空间站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 , 由美国和俄罗斯主导 , 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十余个国家共同合作 。 从归属上来说 , 国际空间站并不独属于某一个国家 , 而是参与建设的16个国家都有一份 。
咱们的空间站 , 则完全是中国科学家们独自研究、建造出来的 。 所以在规模上 , 自然比不过多个国家联合建造、多个舱段对接的国际空间站 。

但作为后来者 , 我们的空间站具有后发优势 , 技术层面也不比国际空间站差 。 比如天宫机械臂是目前世界上 , 智能程度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智能设备之一 。 甚至连美国都担忧 , 还说我们能(会)用这个机械臂去抓他们的卫星 。
除了技术方面不输国际空间站外 , 我国的空间站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 , 足够干净和整洁 , 并且采取模块化的物质管理方式 。

大家平时应该在网上看到过中国空间站的内部图片 , 因为设计和建造的时候 , 物品摆放位置都设计好了 , 所以内部结构非常整齐;需要用到电力的地方 , 提前拉好线路装好开关 , 电线也都是隐藏起来的 。
反观国际空间站 , 内部非常乱 , 电线到处都是 , 设备也是随便放的 。 一眼望去 , 都是电线设备 。 杂乱的空间容易藏污纳垢 , 东西也容易找不到 。 事实上 , 国际空间站就曾因为化学滤毒罐丢失 , 被迫暂缓航天员出舱行走的任务 。

还有模块化管理 , 我们的空间站每个物品上都有二维码 , 航天员扫描后就能够直观地看到它们具体摆放的位置以及使用剂量等等 , 简单又明了 。
而且从航天员活动空间来说 , 我们的空间站更加优秀 。 3个航天员足足有11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 , 还有自己独立的休息间 , 不像国际空间站一样 , 几个航天员一起挂在墙上 , 人多的时候还得打地铺 。

【为何国际空间站最多容纳13人,我国空间站仅6人,难道技不如人?】其实 , 我国空间站相对国际空间站 , 部分技术有所进步是应该的 。 毕竟我们晚了二十多年 , 有进步也是正常的 。 如果没有进步 , 那才让人觉得奇怪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