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后 , 中国又在粮食上创造了新的奇迹 , 通过空气生产出来的“人工粮食”系全球首创 , 这类粮食究竟有什么妙处呢?
【白宫不淡定了,我国科学家造出“人工粮食”,世界性的突破0到1】全球首款“人工粮食”出炉
说起粮食 , 大家就会想到农田和粮仓等关联性的东西 , 但是大家肯定不会联想到空气 , 在农作物的生产中 , 需要种子 , 需要肥料和灌溉水源 , 空气能做什么呢?
说出来可能大家都不会信 , 人工粮食的原料之一就是空气 , 今年9月24日 , 国内科研人员通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研制出了一款人工合成淀粉 , 彻底将农作物生产需要依靠光合作用的定律打破 。
目前该学术成就在国际周刊上已经发表 , 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
从技术层面来看 , 这款人工淀粉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学技术参与 , 通过对碳基元素和淀粉原料进行搭建组合 , 形成了人工淀粉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类人造的产物 , 远比自然产出的效率高得多 , 经过比对发现 , 是自然作物生长的8.5倍还多 。
人工淀粉意义非凡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多少有些疑问 , 研发这类人工淀粉的意义何在呢?
的确 , 目前国内的农作物生产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 但是由于耕地面积有限 , 未来随着人口的增长 , 产能势必不够消耗 ,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农作物的生产总量 。
因此从粮食产量上来说 , 人造淀粉可以很好地弥补土地资源不足带来的产量缺口 , 未来国内的粮食供应将不再是问题 。
而且眼下全球的气候发展变化飞快 , 很难保证未来的气候条件会适合国内的农作物生长 , 如果能够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 , 实现室内的农作物生产 , 无疑是彻底解决了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 。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 , 一旦这类技术得到推广普及 , 将会省去大量的农作物耕种时间 , 同时也降低了对耕地的依赖性 , 未来留给国内城市发展建设的土地也会直线上升 。
总之从各方面来看 , 人工粮食的出现属于以备不时之需的战略性规划 , 如果能够发展掌握成熟 , 未来还有可能会掌握全球的粮食生产供应 。
或将减少全球25%碳排放
不过目前该技术刚刚研制成功 , 各方面的发展仍有待考量 , 因此一切设想都还存在未知的可能 , 目前也有人在问 , 这类人工合成的产物 , 真的能够代替耕地农田里的农作物吗?
首先从生产方面来说 ,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经历发芽结果等多个流程 , 而根据国内科研人员透露 , 这类人工合成淀粉的生产只需要11个步骤 。
因此从供应效率上来说人工合成淀粉具备完全的优势 。
而且淀粉作为人体机能所需要的一大物质 , 所提供的能量和价值跟农作物产品没有太大的区别 , 因此经过国内不断地研究后 , 该类物质极有可能会具备跟农产品相当的营养作用 。
值得一提的是 , 目前该技术虽然还在深入探究中 , 但是已经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 , 未来如果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中国在粮食生产和食品加工领域的地位也会随之上升 。
这一点国内的科研院士已经有所预见 ,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教授表示 , 目前全球农作物的生产占据了40%的土地 , 这其中由于作物的生长产生了总量25%的二氧化碳 , 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
人工合成淀粉这一技术目前来看虽然还没有完全替代农作物的能力 , 但是对于全球低碳排放的作用几乎无可替代 。
因此陈坚教授认为 , 从二氧化碳到粮食产物 , 这样从无到有的发展技术值得深入探索和推广 , 未来全球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将因为人工淀粉的产生而得到节约 。
该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进程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 根据人工制造淀粉生产的食品 , 你们会接受吗?
推荐阅读
- 重大发现:地球上的生命包括人类,可能真的来自外太空
- 科学家警告: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可能释放出巨型病毒DNA?
- 准备接受撞击?一颗500万亿吨的彗星正向地球袭来,这是真的吗?
- 市值已跌80%,黄峥去当科学家后,“砍一刀”的拼多多成烂摊子?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 玉兔二号在月背上发现“龙脊”!引起科学家的兴趣,究竟是什么?
- 这就是十亿分之一秒内的激光飞行画面!被摄像机拍了下来
- 科学家发现:中老年的睡眠时长,不需要长到8小时
- 深海中被发现“第四种水”:原来水并非只有固态、液态和气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