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发现“兵马俑”,3次大规模勘探均失败,老人一句话点醒专家( 二 )
文章图片
大规模的考古活动虽然暂时停止了,但有人却并未离开“狮子山”,他就是徐州本地人,考古专家“王恺”;前面3次大规模考古活动,他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尽管结果并不圆满,但作为考古工作者,他的梦想就是找齐“12座楚王墓” 。以后的日子里,“王恺”依然带着洛阳铲,时不时地在狮子山中转悠,并深入到当地老乡中寻找古墓的线索;有一次,当地的几位老人围在一起唠嗑,说着说着就扯到了当年庄稼的收成上 。
文章图片
徐州“狮子山”是一座石头山,本地也没什么经济作物,薄土层比较适合种植红薯;按当地习惯,红薯收获后要窖藏起来 。就听一位老人说“二狗家的窖在咱们这里算是最大的了,能装上万斤的红薯”;就是这一句话,竟然让“王恺”找到了古墓的线索 。这句看似“驴头不对马嘴”的话,怎么能和古墓联系在一起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狮子山是一座石头山,当地人在坚硬的石头上挖红薯窖十分困难,一般规模都比较小;试想,在这种环境下普通农户怎么可能挖出“能装上万斤”的红薯窖呢?最大的可能就是“红薯窖”本身早已存在 。
文章图片
想到这,王恺马上请老人带自己去看“红薯窖” 。当来到地方一看,这哪是“红薯窖”,分明就是古人用錾子在石头上开出来的一条通道,也就是考古术语的“墓道” 。不用多想,“墓道”尽头就是墓室,只不过这座“红薯窖”的深处被石头封堵了,再往深处其实还有空间;1994年,“狮子山”第三次大规模考古活动开始,这次的规模着实不小,竟然将山中居民都给迁走了,各种工程机械也都用上了 。概括来讲,即便用上了工程机械,“狮子山楚王墓”还是让现场所有人吓了一跳;这座古墓竟然深藏在百米深的山腹内,也难怪当年用地质雷达都找不到它的踪迹 。
文章图片
这次发掘活动,比之前3次规模更大,仅是古墓发掘就历时3个多月,清理出的石头达5000多方;不夸张地说,“狮子山楚王墓”是一座真正将整座石山都掏空的超规格帝王墓 。既然是“帝王墓”,出土文物自然十分丰富,包括各类金、银、铜、铁、玉、石、陶等珍贵文物多达2000多件,其中雕龙玉璜、弦纹玉环、雕花玉厄、螭虎纹玉饰、镶玉漆棺、铜扁壶等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前面说了,历史上有“12座楚王墓”,狮子山这座墓,又是哪位楚王的呢?后经专家鉴定,这座古墓的主人应为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这个人比较特殊,虽然贵为楚王,史载却是“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甚至还想篡位当皇帝 。
【山里发现“兵马俑”,3次大规模勘探均失败,老人一句话点醒专家】
文章图片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刘戊”参加了七国之乱,之后被周亚夫打败;汉景帝念在“刘戊”与自己同根同族,于是并没有下狠手,而是赐其自尽,之后仍以“楚王”身份下葬 。史料记载,当时“刘戊”下葬时,狮子山这座墓竟然还没有完全修好,“红薯窖”正是当年修墓工人遗留的运石通道;还要说明一下,专家找了3次都没找到的“狮子山楚王墓”,居然早已被土夫子光顾过了 。要知道,古代帝王陵最讲究防盗,因此具体位置连史书都少有记载,那就别说在民间流传了;2000多年后,如今的专家利用各种高科技,3次大规模搜寻都没找到的“楚王墓”,土夫子又是怎么知道,怎么挖开这座石头山的?
推荐阅读
- 老人上山砍柴捡到块奇怪的“软石头”,专家鉴定后老人喜笑颜开!
- 流浪在深圳南山的痴情女,每天都在同一地方转悠:“想等他回来”!
- 大海有多恐怖?三种诡异的海洋“险象”,真是让人胆寒
- 科学家们希望开发一种望远镜来“观察”埃及吉萨大金字塔内部
- 870万粉丝“油王”翻车?PUA单亲妈妈挪用50万公款
- “全球最聪明的猩猩”可可,会1000种手语的它,死前遗言让人震惊
- 太阳系公转速度被推翻!正冲向“银心”,科学家计算出坠落的时间
- 看辽宁街头那个开车撞母亲37岁女儿,才明白“一无是处”的意思
- “虚拟币”或已介入“金融战争”
- 女生宿舍配备男宿管,随机查寝不敲门就进,“洗澡期间查得最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