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神舟十三号返航11天后,NASA局长竟抱怨:中国不提合作


纪实:神舟十三号返航11天后,NASA局长竟抱怨:中国不提合作


文章图片


纪实:神舟十三号返航11天后,NASA局长竟抱怨:中国不提合作


文章图片


纪实:神舟十三号返航11天后,NASA局长竟抱怨:中国不提合作


文章图片


纪实:神舟十三号返航11天后,NASA局长竟抱怨:中国不提合作



2022年4月16日 , 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成功在东风着陆场降落 , 本次载人航天项目圆满完成 。 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 , 不但创造多项航天记录 , 而且也象征着我国空间站建设项目技术验证成功结束 , 为我国进入下一步空间站建造拉开大幕 。
但是就在神舟十三号结束长达6个月的“太空旅行”回家后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纳尔逊竟然颠倒黑白 , 认为中国航天工程是自私的 。 那么我国航天工程与美国航天有什么渊源呢?比尔·纳尔逊的抱怨是真的么?
中国航天工程从无到有钱学森在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 , 第一时间接受了筹建五院的任务 。 经过全军上下的共同努力 , 1956年10月 , 国防部第五研究员正式成立 , 钱学森担任院长 。 作为我国专门的导弹和火箭研发院所 ,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在苏联方面撤走所有的专家和技术资料后 , 我国航天人凭借着无穷的探索精神 , 自主摸索出了航天火箭的建造技术 。 最终 , 在1970年“长征一号”成功发射 , “东方红一号”卫星精准入轨 , 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自主火箭运载技术的国家 。
在“长征一号”和“东方红一号”取得成功后 , 我国随后又进行了回收式卫星的发射实验 , 成功掌握可回收式卫星的技术 。 时间很快便来到了1981年 , 在一众航天人的努力下 , 我国成功发射了一枚“一箭三星”火箭 , 成为世界上第4个独立拥有“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
由于我国载人航天计划是“先实验无人火箭 , 在实验载人火箭” , 所以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验成功后 , 我国航天工程进入了无人航天飞船研发阶段 。 1999年 , 我国第一艘无人航天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 。 随后 , 我国接连进行了三款式无人航天飞船的实验 , 均取得成功 。

2003年10月15日 , 杨利伟搭乘“神州五号”成功飞天 。 在轨运行14圈后 , 地面指挥中心成功发送返回指令 , 2003年10月16日“神州五号”返回舱成功着陆 。 “神州五号”的成功 , 标志我国成为美苏之后 , 第3个拥有将人类送上太空技术的国家 。
在载人航天项目取得成功后 , 我国进入下一阶段科研攻关——出舱实验 。 2008年 , “神州七号”顺利升空 。 在此次任务中 , 翟志刚完成了首次出舱操作实验 , 对舱外环境进行组装测试 。 “神州七号”的成功 , 标志着我国航天工程取得巨大技术突破 , 为空间站技术奠定基础 。
在“神州七号”之后 , 我国航天工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 一系列成功案例 , 标志着我国航天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 我国航天人终将遨游整个太空 。

沃尔夫条款限制中国航天发展在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进步之时 , 美方企图通过技术封锁 , 来阻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 2011年 , 美国众议院主席弗兰克·沃尔夫提出“禁止中美两国之间有任何的联合科研活动 , 尤其是美国国家宇航局不允许在航天工程上与中国有任何联系” , 这一提议最终被美国众议院通过 , 被称为“沃尔夫条款” 。
在沃尔夫条款之前 , 虽然美国在卫星、火箭等领域对我国有着严格的出口限制 , 但是中美双方的科研合作是从未被禁止过的 。 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 一系列关于空间站实验的高新技术被开发出来 。 中方所掌握的磁谱技术、弱点技术 , 完美的补充了美方的不足 。 那时的中美合作 , 取得了非常多地成果 。
在沃尔夫条款出台后 , 美国正式以法律形势对中美双方的航天合作做出了限制 。 沃尔夫条款通过控制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科研经费等手段 , 限制美方科研机构与中国进行合作 , 防止技术外流 。

2011年 , 美国国家宇航局最后一艘执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奋进号进行最后一次任务时 , 奋进号中搭载的阿尔法磁谱仪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出现错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