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打开感知世界:当感官数字化,会发生什么?( 二 )



研究人员通过将各类电极按照特定的位置放在受试人员的头部 , 耳朵等位置 , 实时的收集不同频段的各类信号 , 利用机器学习等技术将这些不同味觉刺激下的信号特征识别出来 。
在识别过程中 , 大多数脑电图研究所获得的信号强度都呈现出从咸到甜的递减规律(咸>酸>苦>甜) 。 因此 , 这些强度差异可以用于对特定味觉辨别的研究 。
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大脑信号的变化去预测消费者的口味和选择偏好 , 研究人员认为 , 在食物偏好中的情感成分也会影响味觉体验 , 味觉体验最好的食品诱发的EEG信号意味着高水平的幸福感 。
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科学研究中 , 味觉变得比以前离我们更近 , 无论是用微电流技术为健康欺骗大脑 , 还是用脑机接口一一识别不同的味觉电信号 , 味觉已经从模糊的体验一点点成为清晰的信息 。 对这个感官工具的深度研究也会指导我们在饮食、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
当感官开始数字化
当我们在品尝食物时 , 对味觉的感知会在体内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 这些变化可以被脑电信号识别 , 我们的面部表情、心率可能也会发生变化 , 通过对这些识别结果进行分类分析就可以获得潜在反应 , 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了解人们对新食品口味的接受程度 。 对于新食物的研发、创新以及销售宣传都可以起到增益效果 。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 , 比如婴儿和失语人群 , 通过脑机接口的味觉识别 , 也可以测试出适合这些人群的特定食物 , 提高这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
当然味觉的数字化 , 也可以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 。 一些失去味觉的患者会因为味觉改变变得紧张、痛苦和烦恼 , 从而导致食欲下降 , 甚至可能出现神经性厌食 ,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新冠后遗症、癌症的化疗患者等都会面临这些痛苦的时刻 。 不过味觉的丧失 , 未来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 , 准确刺激相关的脑区域来获得食物的味道 , 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和健康负担 , 味觉刺激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未来也会扩展 。

在数字娱乐领域 , 感官的数字化也可以让虚拟世界的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 味觉的数字化应用在元宇宙领域也十分有前景 。 此前有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 , 开发了可以控制味觉的传感器装置 , 通过配置不同的刺激:电流、频率和温度的大小 , 可以模拟酸、咸、苦、辣的口味感觉 , 甚至也可以用热刺激的方式模拟薄荷味 。
如果把这些刺激结合起来 , 就可以欺骗味觉 , 让大脑以为正在体验和食物的交融 。 在元宇宙的数字世界中 , 感官的体验也会越来越丰富 , 一片简单的味觉传感器就可以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中 , 品尝各种来自不同文化和地区的美味 。
味觉是我们感官中最不可或缺的感受之一 , 在五种基本的味道中 , 甜和咸味让人感觉食物含有营养 , 而盐味中的钠则能引起欲望和食欲 , 酸味和苦味让人感觉食物含有酸性和毒性 , 从而引起一种轻视、厌恶的味觉反应 。 正是这些丰富的味觉让我们感受到食物与营养的美好 , 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 。
不过一些不幸的人群 , 会因为各种原因丧失味觉 , 我们在网络中 , 也看到过一些因为新冠疫情 , 暂时失去味觉的患者在社交媒体的分享 , 失灵的味觉让他们痛苦与抑郁 。 所有的食物都没有了味道 , 尝起来甚至有奇怪的臭味 , 这让他们甚至想要自杀 , 生活丝毫没有乐趣可言 。 对于这种个体的感官感受 , 在此前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案 。 但现在有关味觉的各类深度研究 , 让技术可以深入与放大个体的感官感受 , 解决一些痛苦人群的烦恼 。
我们的感官一直是被眼、耳、鼻、舌、身、意等各种器官支配 , 技术的飞跃 , 让眼耳鼻舌身等感受 , 可以被干预、被治愈、被丰富 , 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各种体验交织重合 。 可能未来 , 虚拟世界虽然没有实感 , 但是从感官层面的体验被充实和丰富 , 真真假假充斥 , 趣味横生 。 哲学领域也可能会因为这些感官的改变 , 有关真实与虚幻的命题与讨论会更加精彩纷呈 。 那一天 , 或许也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边界模糊的历史时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