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传回的火星照片,不如40多年前海盗号传回的清晰,真的吗?( 二 )



卡尔·萨根和海盗号
“祝融号”与“海盗号”的对比“祝融号”和海盗号拍摄照片的目的对比 。 前面说到 , 美国发射两个海盗号探测器是为了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迹象 。 所以相比“祝融号”来说 , 海盗号的任务重点便是探索火星上是否有其它生命存在 。 而拍摄是检查局部是否有生命存在的手法之一 。 因此 , 拍摄是它们的任务重点之一 , 需要高清晰度的照片来排查生命存在的迹象 。
海盗号分别在火星上工作了六年和三年 , 对火星进行了多次拍照和考察 。 四次探测火星是否有活物的实验和五万多张高清晰度的火星照片 , 都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存在 , 从而排除了我们对火星人的想象 。

高清照片排除了火星有生命的猜想
而我们的“祝融号”的拍摄目的和海盗号的大为不同 。 对于海盗号来说 , 拍摄是它们工作任务的重点 。 而我们“祝融号”拍摄照片不是为了记录火星表面的正式照片 , 而是为了检查火星车的完整情况 。 所以 , 在火星车启动之前 , “祝融号”会自拍一张来查看自己表面是否完好无损 。
在国家航天局发布的“祝融号”传回的第一批火星照片来看 ,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着陆平台以及火星车的坡道已经展开 。 火星车的天线、太阳能电池板等都已正常展开 。

“祝融号”的自拍
所以就目的而言海盗号的拍摄是它们的重点工作之一 , 为了检测火星是否有生命 。 而我国“祝融号”可远没有这么正式 , 拍摄只是为了自检 。 检查自己外表无损伤 , 检查应该正常到位的设备是否正常开启 。 所以拿我们的照片与美国的照片相比 , 就好比拿业余的和专业的相比 。
因此这两张照片的清晰度是不能得出 , 我国“祝融号”比不上海盗号 , 中国技术差劲的结论的 。 “祝融号”和海盗号收获与结果对比 。 美国航天局先后发射海盗一号和二号 , 来寻找火星未知的生命 。 但海盗号在火星表面的实验没有任何收获 。 但如今有人提出 , 海盗号的设计存在问题 , 得出的火星无生命体的说法并不可信 。 海盗号敏感度不高 , 或许很难辨别出火星潜在的火星生命体 。

海盗一号和二号探测器
当初 , 海盗号探测器考察发现火星或许有消化器官分子组织存在的可能 。 但科学家们用海盗号的气相色谱分析仪检测火星土壤时 , 却否定了这种可能 。 而我国“祝融号”就目前而言还在继续工作中 。 但就探测任务而言 , 开展的各种探测任务都圆满成功完成 。
所以不是照片清晰度不高 , 就代表我国“祝融号”不如美国海盗号 。 虽然就单看照片而言 , 我国照片确实不如美国海盗号拍摄的照片 , 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 。 美国在一些方面技术确实比较优秀 , 是我们国家需要学习的对象 。 但对比其它方面来说 , “祝融号”也有强于美国海盗号或其它火星车的地方 。 所以 , 外国网友的技术差劲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

祝融号结构
“祝融号”的其它小知识为什么“祝融号”的设计寿命只有90天 。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却行驶了14年多 。 但其实这里所说的设计寿命只是我们科学家们为它们规划的存活时间 , 并不是一定的 。 机遇号的设计寿命也只有90天 , 但它却工作了十几年 。 所以说设计时间和使用时间并不等同 。

机遇号 15 年的努力 , 让人类了解火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 , 在只有一个环绕器的情况下 , 我们需要让火星车在三个月内完成所有设备开机并正常使用 , 然后收集到所有火星数据 , 完成它的探测任务 , 最后将时间让给环绕器 。 三个月后它不会沉睡 , 而是还在继续行驶 。

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
因此虽然只有90个火星日的设计寿命 , 但我们相信“祝融号”的实际行驶寿命绝不会如此 , 一定会超出预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