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文章图片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文章图片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文章图片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文章图片


为什么说雨燕只有在死亡的时候才会落地?难道它一直在空中飞吗?


文章图片


很难相信 ,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鸟类 , 从学会飞翔后的两年时间里 , 在天空中不停的飞翔50万公里 , 即便是吃饭、喝水、睡觉 , 全部在空中完成 。
它就是地球上长途飞行冠军——雨燕 。

科学家对雨燕迁移的记录2015年 , 鸟类专家为了记录雨燕的迁移记录 , 特意在13只雨燕身上安装了定位追踪器 , 为了不影响雨燕的飞行 , 这些定位器的重量仅重0.65克 。
鸟类专家通过定位追踪器了解到 , 雨燕每年在北京的繁殖期结束后 , 先向西北飞往蒙古国 , 随后由北向南飞跃天山山脉 , 穿过伊朗、阿拉伯半岛 , 跨越红海后抵达东非 , 然后继续向南飞行 , 一直到达南非 。

雨燕从北到南的这条迁移路线 , 飞跃了20多个国家 , 横跨亚非两个大洲 , 全程大概在1万3千公里 。
如果只从迁移的距离上看 , 雨燕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 但是鸟类专家通过对定位器的观察发现 , 雨燕无论是在迁移过程中 , 还是在越冬地生活期间 , 雨燕身上的定位器一直处于移动状态 。 这意味着 , 雨燕一直在保持移动飞行的状态 。
雨燕为何能长时间在天空中飞翔咱们先不说雨燕长时间在空中飞行累不累 , 就说这耐力是真的强 , 雨燕作为地球上逗留天空最长的鸟类 , 只此一家 , 别无分号 。
雨燕超强的飞行能力 , 得益于独特的翅膀 。

首先 , 雨燕身体为流线型 , 翅膀上有十枚长的初级飞羽和一组短的次级飞羽 。 它们在飞行时感知气流的变化 , 利用翅膀上的飞羽调整飞行姿态 , 借助气流的作用可以节省大量的能量 。
其次 , 雨燕的双翅狭长 , 类似镰刀形状 。 这种翅膀构造不需要雨燕有特别强大的胸肌 , 只需要轻微挥动翅膀就可以带动身体 , 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 。
一生都在飞行的雨燕 , 是如何生活的很多人怀疑 , 雨燕不可能一直在天空中这么飞着 , 吃饭、喝水、睡觉啥的总得落地 。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 , 就这些事 , 雨燕在天上就办了 。
先说吃饭 。 雨燕的进食很有特点 , 它们会直接在飞行过程中捕食昆虫 。 由于雨燕的飞行速度快 , 动作敏捷 , 当它们发现飞在空中的昆虫时 , 便会张大嘴巴 , 从猎物的后面或者侧面发动突袭 , 大部分昆虫还没有反应过来 , 便已经落入了雨燕的嘴里 。

至于喝水就更有特点了 。 其它鸟类喝水的时候 , 落在水边啄几下水源 , 随后扇扇翅膀飞走了 。 雨燕喝水的方法是 , 张开嘴巴低空飞行 , 从水面上轻轻掠过 , 完成饮水 。 完事之后挥一挥翅膀 , 只留下水面上的一道涟漪 。

要是困了 , 雨燕会提升飞行高度 , 一边以8.5米/秒的速度飞行 , 一边眯着一只眼睛睡觉 。 这是因为它们可以半脑慢波睡眠 , 一半大脑睡觉一半大脑清醒 , 这种边飞边睡的技能很多鸟类都可以做到 , 包括我们经常吃的鸡 。
雨燕为何不能轻易落地?雨燕在希腊语中被称为\"Apus\" , 意思是“没有脚的鸟” 。 这并不是说雨燕真的没有脚 , 是指它的特别短小 , 落地之后 , 脚的作用几乎为零 。
雨燕的腿又短又小 , 和身体完全不成比例 , 因此雨燕落地后 , 无法像其它鸟类那样 , 借助腿部的蹬力实现“弹射”起飞 。

除此之外 , 雨燕的爪子和其它鸟类也有所不同 。
一般鸟类的爪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 两趾或三趾在前 , 其余脚趾在后 , 这样鸟类在落地的时候可以给身体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 而雨燕的四个脚趾全部在前 , 间距非常近 , 这样的脚趾布局 , 让雨燕无法牢固的抓住树枝等物体 , 也无法在地面上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