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工资比退休前一年的工资稍低合理,还是比在职时的工资高合理?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值得大家来探讨 。
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合理不合理,同样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命运,现实中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高的大有人在,同时大部分人是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低很多 。

文章插图
一、退休后工资比在职时高的人群 。
第一,离休人员 。
这部分老同志,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到现在还健在基本上接近90岁,他们大部分是在90年代之前办理的离休,按照当时的离休待遇,是拿本人工资的100% 。由于在职时,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工资级别相应比普通干部高,所以离休待遇也是比较高的,加上离休后享受各种待遇补贴、生活津贴等,所以现在还健在的离休老干部的养老金待遇应该是在职时工作的好几倍 。

文章插图
第二,大型国企职工 。
这部分人主要是指一些大型央企,垄断行业的企业、金融企业、大型地方国企的员工 。由于养老保险缴纳时规定了一个最高不能超过社会平均工资三倍的限制,所以这部分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即使是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来缴纳,养老金也就是1万左右,与在职时的年薪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但是很多国企的一般员工还是按照300%来缴纳的,这部分人退休后养老金大都在6000以上,有的超过1万,比在职时的工资还要高,我身边这种人也是有很多的 。
【退休后工资比退休前一年的工资稍低合理,还是比在职时的工资高合理?】

文章插图
第三,机关事业单位干部 。
在养老金制度改革之前退休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的比例来确定退休待遇的,其退休后的养老金比在职时要低10%左右,如果再加上绩效工资等,比在职时要低30%左右 。但是实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后,目前退休中人的养老金出现了比在职时还多的怪现象,以后退休的新人,如果加上职业年金,也比在职时要高 。
二、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低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比例非常大,占退休人员总数的大多数 。主要包括一般企业的退休人员,大部分来自中小企业,民营企业 。他们在职时工资水平本身就不高,大部分人月薪3千元左右,养老金缴纳水平比较低,绝大多数人是按照社平工资或是本人实际工资低档的60%来缴纳的,所以这部分人退休后,养老金水平高的不到3千,最低的800元左右 。

文章插图
三、原因分析 。
造成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涉及到养老保险的缴费指数问题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经营决策权限在经营者手中,按照300还是60%来缴费,职工代表大会有很大的权利,反正钱都是国家的,人力资源成本高,经营成本高,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管是亏损企业还是赢利企业,对员工福利支出部分,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来执行,所以国企员工部分人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高也就不难了 。
而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也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问题,赚钱是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不违背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能降低成本的,就要往降低成本的方面去思考 。比如养老保险300和60%之间,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按照最低标准去缴纳社保,也是符合社保法规定的,加之员工或是企业的工会组织发言的分量不足,因为导致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这就是顺理成章的 。

文章插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养老金水平比在在职时工资水平高,在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这既是体制机制的因素造成的,也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样大部分的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职工,因在职时社保缴费指数过低,导致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同样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 。
其他网友观点苦了中人了,前也高,后也高,就是中人不高!
其他网友观点目前看,养老金跟在职工资一样都是不可能的,何况说要比这还高 。
首先,愿望很美好 。从愿望的角度来讲,所有人都会认同退休养老金越高越好,认同即是心目中的合理 。但是这种所谓的“合理”,其实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虽然也有可能在未来实现,但目前实在是没有现实成行的基础,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合理 。再放眼世界,不要说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就是美国这样的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也做不到 。
其次,现实较骨干 。退休后养老金比在职时工资低,这是一种现实 。公开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退休平均养老金是2362元/月,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换算成月平均为3569元/月,两个平均值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当然这个平均值意义不大,私营单位本来缴社保的水平就不如事业单位与公务员,私营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就不如事业单位职工与公务员 。
再从国际惯例看,养老金水平能达到退休前一年工资的七成以上,便是合理的 。从平均值看,国内养老金水平目前能达到退休前一年工资的六成多,离标准比例仍有差距,但差距并不那么大 。当然我们不能光看比例,还得看工资水平,基数如果不大,光看占比也没有什么意义 。
第三,仍可能实现 。养老金应是三支柱模式,国际上也是如此通行 。
第一支柱,就是我们说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广覆盖及基本保障为目标 。
第二支柱就是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就指公职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是指企业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 。其中,企业年金制已实施了十几年,但是是覆盖面还比较窄,不足企业数的1%,而在美国基本养老保险占养老金比例为10%,而企业年金则占到58%,对提升养老水平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企业年金不能更大量的推开,主要还是要加入这一制度,企业要愿意 。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储蓄计划 。这也是养老金有益补充,在美国这一块在养老金的占比达到了32%,国内这一块的开展包括了个税递延养老保险试点、公募养老目标基金,以及更为主要的商业养老保险,但所起的作用仍然较为微小 。
可以看到,按发达国家的运作情况看,我们很倚靠的基本养老保险在养老金构成中占比是在三大支柱中最小的 。未来要想退休后的工资跟退休前一样,或是超越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就得重点补下短板,就得三大支柱平衡发展 。但这一切不会一蹴而就,其中会有不少的难点 。
推荐阅读
- 大多数企业都把离退休还有五年左右的员工从领导岗位上轮换下来,这种做法合理吗?
- 今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怎么计算?为什么有的到不了5%。有的高于5%?
- 为什么现在一些80后,90后个人都不交养老保险?
- 18年2月退休,是否享受18年退休涨工资待遇?
- 你觉得多少岁退休合适?在退休以后应该怎样生活?
- 为什么15年退休的比16年退休同年同级别每月少领700元左右?
- 事业编制退休与事业单位退休有区别吗?
- 外地的女员工,到了50岁就要求退休,厂里不交社保了,你觉得厂里是否要将之前的社保补上?
- 退休后有3个月忘交医保了,怎么办?
- 河北省企业退休人什么时候发退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