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蜻蜓幼虫顾名思义就是蜻蜓繁殖过程中的幼虫,蜻蜓在繁殖季节会在水中产卵之后孵出幼虫出来,虫子的大小因蜻蜓的品种不同而大小不同,常见大的蜻蜓幼虫其长度在1-2公分左右之后就会脱变成蜻蜓 。但是在变成蜻蜓之前这种虫都是生活在水中的,并且以一些小的水生生物为主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对于养鱼的朋友来说特别是做鱼苗的朋友,在培育鱼苗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蜻蜓幼虫和水蜈蚣这两种敌害生物,如果在育苗之前没有做好预防工作,苗塘中只要出现蜻蜓幼虫则所放的小苗可能面临灭顶之灾,那么如何避免池塘里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来说一下个人在这方面的经验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如果是自己育苗的话则尽量将育苗的时间提前,水温只要稳定在20度以上时则抓紧机会选择天气好的时间段来育苗,因为这一时间段里蜻蜓幼虫还很少,以湖北为例,蜻蜓幼虫最多的季节在阳历5月份之后,所以只要选好时间段一般前两批的苗还不怕蜻蜓幼虫去危害 。另外就是算好育苗时间来消毒鱼塘,鱼塘消毒时间太久之后再放苗则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蜻蜓幼虫,所以鱼塘消毒时间一定要根据鱼的催产时间来算好才行 。随着一些培水、培藻药物的出现,现在也有一些朋友喜欢清水放苗之后再培水,其方法是在计划放苗之前3天将鱼塘用杀虫药来清塘,之后加水,三天后放水花苗同时用药来培水和培藻,这样就算有蜻蜓在水中产卵,因时间短等到其能吃鱼苗时其实鱼苗也长大了,这时对苗的危害也会小很多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在育苗过程中要做好投喂工作,特别是前期一定要有充足的适口性饵料,这样放下去的苗才能长的快,蜻蜓幼虫对苗的危害最严重的还是小的苗,一般当苗长大3公分以上时则危害会小很多,因为这时的苗游动的快而且能够吃一些小的颗粒饲料,这时苗长的更快,因此在育苗时要想法让鱼苗快速长到寸片,以减轻虫子对苗的危害 。最后一点就是要做好预防工作,除了清塘消毒之外,在放苗之前一定要将鱼塘周边的杂草清除干净,这样可以减少蜻蜓在周边活动以减少其产卵的机率,同时塘里的进水口一定要用密的网包住,以防虫或虫卵随水流进鱼塘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其他网友观点

观赏鱼池基本上都是养的金鱼或者是食用的小鲫鱼,这些鱼基本上都是吃素的,主要是吃专门的饵料,或者是植物性的食物,比如适口水藻什么的,当然客观来说,也吃一些比较小的浮游动物也就是虫子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但是蜻蜓的幼虫有些比较特殊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蜻蜓是益虫,吃虫子和苍蝇 。对任何鱼都是没有危害的,但是蜻蜓的幼虫却是个例外,蜻蜓的幼虫也叫水乞丐,它属于食肉性的生物,能够吃蝌蚪和小鱼以及蚊子苍蝇的幼虫,说它是乞丐的原因是因为蜻蜓幼虫在长成成虫的时间大概为一年,这一年的时间全部在水里活动,讨生活,所以像乞丐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所以对于水塘里面有鱼苗和小鱼的前提下,蜻蜓幼虫是对鱼有害的,但是大型的鱼却正好相反,是吃蜻蜓幼虫的,所以如果出现蜻蜓幼虫吃鱼的话,那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所以对于水塘里面有鱼苗和小鱼的前提下,蜻蜓幼虫是对鱼有害的,但是大型的鱼却正好相反,是吃蜻蜓幼虫的,所以如果出现蜻蜓幼虫吃鱼的话,那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1.改善水质:蜻蜓幼虫作为浮游动物 。肯定是在肥水里面才能够生存的 。所以观赏鱼塘里面如果底层淤泥过厚,有机质过多,水质恶化有异味的话,是很容易滋生蜻蜓幼虫和蚊子幼虫的(就是孑孓),所以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善水质才行,可以通过换水来改良水质,接下里最好是利用过硫酸氢钾来改底,这样控制水体肥力,可以有效减少蜻蜓幼虫的数量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2.投放适量规格比较大的鲢鱼:鲢鱼规格大,主要吃水藻和浮游动物,其中就包括蜻蜓幼虫,所以可以在观赏鱼塘里面投放适量的鲢鱼苗子,最好是1斤多的为好,可以净化水质,同时还可以吃掉大部分蜻蜓幼虫,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蜻蜓幼虫咬金鱼的难题,当然任何鱼类在水里活动都是需要消耗大量溶解氧,所以必须保证溶氧量充足,所以需要经常开增氧机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补充说明: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使用杀虫剂确实可以杀灭水里绝大部分害虫,但是同时绝大部分杀虫剂对鱼虾有很大的毒性,因此这里这里不建议使用杀虫剂,不过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来调水,因为它的毒性比较低 。

其他网友观点

蜻蜓的幼虫学名水虿(chai),它一生都生活在水中,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昆虫,在水中确实会吃小鱼,在自然界中,当然没有人在意的,但是如果是出现在鱼塘里,就让许多鱼塘主头疼不已了 。但是,曾经随处可见,而且成群结队的蜻蜓已经非常少了,所以,也不能去伤害它们 。因此,想要鱼塘中少一些蜻蜓,比较好的方法就是不让它在里面繁殖 。那么,如何防止蜻蜓在鱼塘中繁殖呢?蜻蜓以及其幼虫究竟是害虫还是益虫呢?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说一下蜻蜓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如何让蜻蜓不在鱼塘里繁殖?

蜻蜓是我们儿时最常见的一种昆虫,尤其是在每年的麦收季节,成群的蜻蜓会出现在大街小巷 。蜻蜓是现存眼睛数量最多的昆虫,没有之一,它一对大大的复眼中,约有2.8万个单眼,这让蜻蜓能够360°无死角的观察周围的环境 。不过,尽管蜻蜓洞察力强、飞行能力强,但在以前,想要拿个扫帚扑一只还是比较轻松的(数量太多了) 。

而如今,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回不去的不止有童年,还有童年时带给我们快乐的那些昆虫和动物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蜻蜓是一种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它一生要经历: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少了一个成蛹的阶段 。其中幼虫就是水虿,成虫是蜻蜓,所以想要让蜻蜓不在鱼塘里繁殖,必须要在卵上下手 。

每年的4-5月份开始,蜻蜓的幼虫陆续的孵化,到了6-7月份是它们产卵的高峰期,此时,我们能够看到蜻蜓主要集中在有水的地方活动,如果你观察一会,你会看到“蜻蜓点水”,蜻蜓一旦点水了就证明它已经完成了交配,正在排卵了 。

抓住这个特点,鱼塘主可以在每年夏季,在鱼塘上方放置一个细孔的网,来阻止蜻蜓在鱼塘中产卵 。这样无法产卵后,蜻蜓就会飞往其他的水体中产卵了 。这是目前来说最好的方法,既不伤害蜻蜓,又能阻止了水虿吃小鱼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蜻蜓以及其幼虫到底是害虫还是益虫?

对于蜻蜓的“害、益”,大多数的人没有任何的疑问,因为作为一种擅长飞行的肉食性昆虫,蜻蜓在每年的夏季是最活跃的,而在夏季同样活跃的昆虫就是蚊子、苍蝇等害虫了,所以,这些害虫几乎占据了蜻蜓捕食的全部,也就是说蜻蜓是毫无疑问的“益虫”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剩下有争议的就是水虿了 。作为蜻蜓的幼虫,水虿曾经是我们下河摸鱼时常见的一种昆虫,它整个外观看起来跟蜻蜓差不多,只不过比蜻蜓要粗壮一些,而且它还没有翅膀 。

不同蜻蜓的水虿在生长周期上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环境的温度决定,通常在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它们的卵会在当年孵化为幼虫,而且幼虫会在2-3个月内蜕变成蜻蜓 。而在寒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蜻蜓的卵大多数不会立即孵化,而是以卵的形态过冬,到来年的4-5月份孵化为幼虫 。(下图为蜻蜓的卵)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通常不是在当年孵化的蜻蜓,它们都会以水虿的形态在水中待1-2年,甚至是7-8年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蜻蜓,它在幼虫形态的时间占了它全部生命的95%,甚至是以上 。这一点与蝉非常相似,蝉也是以若虫(知了猴)的形态度过一生超过95%以上的时间,而且蝉的若虫也是不经过成蛹,直接羽化成成虫 。

水虿与它的成虫一样,都是肉食性的,它们的体色以暗褐色和暗绿色为主,它之所以能够在水中呼吸是因为它有一个像鱼类那样的腮部 。刚刚孵化的水虿是没有腿的,此时它们在水中非常的被动,不过这个阶段很快就会结束,因为它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就会完成第一次蜕皮 。之后,它会长出腿部以及三条触须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水虿在水中要经历8-15次的蜕皮,每一次蜕皮水虿会长大一点,到了最后一次蜕皮之前,水虿的身体结构已经发生了大的转变,包括鳃退化以及口器的退化,所以到了末龄的水虿已经无法进食,而且它们必须腹部朝上的漂浮在水面上,因此此时它们必须通过腹部的气门来从空气中直接获取氧气了 。

作为一种肉食性昆虫,水虿是不挑食的,在幼虫期,它主要是通过三条触角来感受水波动的变化,从而判断猎物的位置以及是否适合自己捕猎 。

在前几龄,由于水虿的体型较小,所以它们只能以体型较小的水生昆虫以及一些昆虫的幼虫(比如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到了后几龄开始,它的体型变大,才有了捕食小鱼以及蝌蚪的能力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因此,从水虿的整体食性上看,小鱼并非它的主食,甚至说小鱼只是它邻近蜕变之前才会吃的存在,而在整个的幼虫期,水虿其实是以各种昆虫和幼虫为食的,尤其是在蚊子繁殖的旺季(夏季),孑孓占了它猎物非常大的比重 。所以,水虿虽然是肉食性昆虫,但是它对小鱼的危害比较少,反而会消灭许多在水中生长的害虫,这符合“益虫”的定义 。


如何避免池塘的鱼被蜻蜓幼虫侵害?

文章插图

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蜻蜓还是水虿对我们都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小伙伴们可能也注意到了,如今的蜻蜓比起我们儿时已经少了太多太多了,这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是分不开的(捕鱼时的一网打尽、农药的使用、水环境的污染等等),甚至有一些种类减少到了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地步(比如尖板曦箭蜓) 。

因此,对于鱼塘中出现水虿,我们大可以不必去苦恼,毕竟在它们的食谱中,小鱼并非主食,而且随着小鱼长大,水虿还可能成为鱼的食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