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
有一个民族
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太阳是他们的图腾
是他们的信仰
也是他们性格的体现
这个民族就是基诺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基诺山
一起走村串寨
感受基诺族丰富的文化魅力
路线推荐:景洪—基诺山寨—巴坡村—亚诺村—小普希村—景洪
基诺山寨
基诺山寨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 是了解基诺文化最重要的窗口 。 走进基诺山寨的大门 , 你便会被基诺族神秘的文化持续震撼 。 当你还被道路两旁挂满牛头的牛头路震惊时 , 耳边响起的清脆乐器声便会将你拉回现实 , 清脆的声音来自竹子制作的民族乐器“奇科” , 热情好客的基诺族用它敲响悦耳的旋律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 。
来到这儿不妨去走村串户 , 倾听村民述说山寨里随处可见的太阳花标识背后令人动容的故事;观赏豪爽的基诺大鼓舞表演 , 探寻需要几个月才能制成的砍刀布究竟有着怎样的技艺 , 尝一尝凉拌茶的风味 , 听一听创世女神阿膜腰北的古老传说 , 感受基诺族迷人的魅力……
巴坡村寨
巴坡村寨坐落在层峦叠翠的基诺山 , 是基诺族人民聚居地之一 。从远处眺望巴坡村 , 它的房子排列得井然有序 , 行走在风光秀丽的村寨乡间小道上 , 随处都可以见到基诺族人的太阳图腾和牛头图案 。 村寨中保存完好的的大公房、民居、服饰向世人诉说着基诺族曾经“一把砍刀可盖房 , 一根竹竿可种地 , 一节竹筒可做饭 , 一块树皮可当衣……”的历史 , 这里不仅是一个村寨 , 也是一个浓缩了的基诺原始文化博物馆 。
巴坡村以往靠着茶、橡胶等农作物为生 , 如今随着基诺文化的传播 , 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寨也被更多的人熟知 。 依托传统的民俗风情、秀丽的风光 , 巴坡村寨的旅游产业也蓬勃发展了起来 。 近年来 , 巴坡村在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资金的扶持下 , 正在脱胎换骨 。
亚诺村
亚诺村位于基诺山的最高处 , 被誉为“基诺第一寨” 。 “茶在林中 , 寨在茶园”既是对亚诺村的赞誉 , 也是对亚诺村的写实 。 得益于优渥的地理条件和充沛的光照 , 亚诺村的茶口感甘醇 , 汤色诱人 , 饮后齿留余香 , 令人回味无穷 。
世代以茶为生的亚诺村至今仍保留着一片面积较大的混生古茶园 , 茶产业仍是这里的支柱型产业 。 靠茶吃茶的亚诺村一直致力于将茶产业发扬光大 , 村民们每年都会在摘茶时节举办“老博啦”茶文化活动 。 亚诺村的村民以精彩的传统民俗歌舞表演 , 传达出村民的智慧与勤劳以及村民对自然馈赠的感恩 。
小普希村
顺着盘山公路一直向上 , 待穿过一个大象牙的拱门 , 就到达目的地——小普希村 。 小普希村坐落于古六大茶山之首的攸乐山 , 距离景洪市区43公里 , 四周雨林环抱 , 茶树围绕 , 这里村民的房屋沿着公路而建 , 高低不一 , 错落有致 , 虽都居住在同一座山 , 但每户看到的景色都各有不同 。 趁着午时阳光正好 , 可在村寨中四处逛一逛 , 墙壁上彩色的壁画展现着这座村庄的活力 , 部分人家门口放置的特色门牌 , 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 , 让人忍不住想进到主人家中去寻找一个有趣的“灵魂” 。
(江蕊先 图)
除了美景和热情的村民 , 藏匿在小普希村人家中的非遗技艺同样让人着迷 。 一把刀一棵竹 , 在匠人的巧手下 , 若干音色清脆、响亮的乐器“奇科”大功告成 , “叮叮咚咚”的便奏起远古的旋律 , 谱写快乐的乐章;一根竹子拉着彩色的线 , 一人一刀一台织布机 , 在非遗传承人日复一日的操作下 , 砍刀布就此诞生 。 在这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 品最正宗的基诺味道 , 过上早看日出晚赏日暮的慢生活 , 也许这就是世人理想的诗意栖居之所 , 追寻的悠乐生活之地 。
推荐阅读
- 四川省|四川有座低调的山,是四川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曾被诗人李白盛赞
- 美丽|卓尔山,丹霞地貌的斑斓美丽,以为自己走入了梵高的画里
- 郴州|四月的郴州,虽然没有人山人海,却能给人们更多的安静
- 湖南|湖南丨旅游攻略看了很多,那就从广州南站出发吧!1个小时高铁到达,去这里打卡被上帝遗忘的地方!
- 丹霞山|韶关丹霞山,可欣赏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艺术佳作
- 张掖|甘肃张掖发现白垩纪红层,景色壮观梦幻,无人机很容易失去信号
- 地质公园|西夏大塔一座,外环九十九座
- 嶂石岩|温州这个古村,罕见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被称为“文房四宝村”
- 滑雪|雪后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梦幻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