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船洋知识大全,收藏!( 二 )


民国二十二年的船洋 , 共生产了4640万枚 。 目前通货在将将一千元左右 。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铸造了两轮 , 存世最多的船洋 。
1934年10月以后生产的 , 为民国二十三年船洋 , 一直生产到1935年底 , 共生产了9878万枚 。
后来在1945年 , 由于国民党统治地区的通货膨胀已经到达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 各种纸币已经形同废纸 , 老百姓对其毫无信心 。 为了稳定金融局势 , 不得不暂时恢复了银本位 , 重新生产发行船洋 。 1945年重新发行的船洋 , 是按民国二十三年的样式生产的 , 总计有4500万枚 。

民国二十三年 , 孙中山像背帆船壹圆银币
因此 , 铸造过两轮的民国二十三年船洋 , 一共有将近1.5亿枚 , 存世量也是民国二十二年船洋的3倍 , 价格在六、七百元左右 。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法币实施 , 未发行的船洋 。
上面说到 , 废两改圆的时机就是国际银价暴跌 。 但是国际上为了防止银价崩溃 , 1933年主要的产银国和用银国签署了《白银协定》 , 银价开始止跌回升 。 紧接着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 , 又宣布了白银国有化 , 并大量采购国际上的白银 , 于是全球银价大涨 。
这一跌一涨之间 , 依然坚持银本位 , 还在使用银元作为货币的中国 , 银元就开始大量外流海外 , 造成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 。 因此在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 民国政府也不得不放弃银本位 , 转向纸币本位 。 11月4日 , 法币政策开始紧急实施 , 法币成为法定货币 , 船洋回收后不再作为货币使用 。
施行法币政策后 , 原本打算停铸船洋 , 但是这个时候美国政策又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 停止在国际市场购买白银 , 结果导致国际银价又开始急跌 , 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不利影响 。 1936年5月 , 中美两国从各自利益出发 , 签订了《中美货币协议》 。 美国政府要求中国增加货币准备金中的白银比重 , 放宽白银使用限制 , 以支撑白银的持续需求 , 并由美国代为铸造新船洋 。 美国则向华购银 , 稳定白银市场价格 。
根据此协议 , 中方向美方订购壹圆及中圆二种币值的船洋各500万枚 , 合计750万圆 。 为防止国人将银币私毁或偷运出口 , 此次代铸的船洋采取缩小尺寸、减轻重量及降低成色的方法生产 , 成色皆为72% 。 于是本来不打算继续生产的船洋 , 又延续了下来 , 这就是民国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船洋 。

民国二十四年 , 孙中山像背帆船中圆银币?样币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 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 , 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 美国代铸船洋的事情就i被搁置了 , 已铸成的首批民国二十四年船洋 , 也因上海、南京相继沦陷 , 未能交付给中国 , 随即就被美国人给销毁了 , 仅有极少数美国费城造币厂留存作为档案的试铸样品保存了下来 , 后来又有个位数的样币流出 。
所以 , 民国二十四年的船洋有壹圆、中圆二种面值 , 并未发行 , 仅有样币若干 , 样币的材质有银、铜两种 , 除了正常规格外 , 还有缩小尺寸的小型版 , 也称为薄片版 , 存世量屈指可数 , 目前仅有中圆面值的二十四年船洋近十几年出现过 , 有电子图片可以参考 , 壹圆面值的目前深藏在某位钱币收藏家手里 , 没有电子图片 , 仅有文献记载和早期印刷图片 , 价值也自然高的无法估量 , 属于大珍品行列 。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抗战全面爆发 , 遗落海外的样币 。
和二十四年的船洋一样 , 民国二十五年的船洋 , 由于抗战全面爆发 , 连批量铸造都没有进行 , 就嘎然而止了 , 目前只有美国费城造币厂试铸的样币 。 面值也是有壹圆、中圆二种 , 同样为薄片型 , 尺寸缩小到了32毫米 , 重13.5克 , 成色72% 。

民国二十五年 , 孙中山像背帆船壹圆小型银币样币
【民国船洋知识大全,收藏!】另外 , 民国二十五年的船洋 , 除了常规的直齿边外 , 还出现过一种安全边的版本 , 但是二十五年的船洋为了缩小重量 , 都是薄片型的 , 也就是厚度很薄 , 很难应用复杂的安全边 , 因此这种安全边的薄片型船洋 , 应该也是美国费城造币厂一种实验性质的样品 。

民国二十五年 , 孙中山像背帆船中圆小型银币样币
民国二十五年的船洋 , 虽说都是留存稀少的样币 , 但是目前相比二十四年的要略微多见一点 , 因此价格没有二十四年的船洋那么高不可攀 , 尤其是直齿边型的 , 也就在几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 而安全边型的 , 则目前已知仅有两枚 , 价格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