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此前对接在天和号核心舱节点舱上的天舟2号货运飞船已经在3月31日分离脱轨后 , 坠毁在大气层 , 对接在天和号核心舱尾部的天舟3号货运飞船也已经在4月20日成功转场对接在了天和号正前方的节点舱上 , 所以对于此时的天和号核心舱而言 , 从4月20日开始所有的变轨和轨道保持都需要天和号核心舱利用自身的动力完成 。 所以提早发射天舟4号货运飞船并对接在尾部的舱口上 , 除了尾部舱口和核心舱之间只有一道舱门 , 方便卸货外 , 还有就是提早发射的天舟4号也能够替代天和号核心舱的动力系统 , 完成整个空间站的变轨和轨道保持所需动力 , 特别是方便6月发射的神舟14号径向对接时的倾斜姿态需要转化 。
二、有没有人想过天和号核心舱自在轨运行以来 , 为啥每次尾部对接货运飞船的时候 , 核心舱前面节点舱至少会对接一艘神舟或者天舟飞船 , 或者同时对接有天舟和神舟飞船呢?比如神舟13号在轨期间 , 尾部对接了天舟3号货运飞船 , 前端对接了天舟2号货运飞船和神舟13号载人飞船 , 后期神舟13号返回地球后 , 前端依然对接有天舟2号货运飞船 。 就算是天舟2号脱离后 , 天舟3号仍然转运对接在最前端呢?
其实天舟3号从尾部舱口转运到前面舱口主要是给即将发射的天舟4号”腾位置“ , 同时依然保留天舟3号货运飞船 , 也是为了平衡整个组合体的前后段姿态平衡 。 因为整个核心舱组合体虽然运行在近地轨道上 , 但是仍然会受到地球引力影响而导致轨道不断变化和飞行姿态变化 , 特别是不同重量的航天器所受到的地球引力不一样 , 继而就会导致飞行姿态变化 。
所以在正常飞行状态下 , 核心舱后端只有一艘货运飞船 , 前端却有一艘货运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 , 那么整个组合体的飞行姿态就会较为平衡 , 核心舱的姿态轨控发动机也就只需要很小的推力就能平稳运行 。 在航天乘组换乘期间 , 整个组合体的前端段仍然保持有两艘飞船或者头部位置有一艘飞船 , 由于尾部没有对接飞船 , 所以此时核心舱组合体的轨控发动机就要通过不断点火来平衡整个组合体的前后端重量 , 所以这个时候提早一些发射天舟4号货运飞船对接在尾部后 , 也将较为平衡核心舱组合体前后端重量 , 从而节省核心舱的燃料、延长天天宫空间站在轨寿命 。
【为啥神舟14号载人飞船6月发射,天舟4号货运飞船发射早了一个月?】
推荐阅读
- 精子“欺骗”科学家300多年!研究显示:精子像钻头一样螺旋前进
- NASA局长再次要求分享月壤:当年美国赠送月壤,如今中国啥都没给
- 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化为灰烬,挑战者号事故有多可怕?
- “国际空间站的拒绝让中国奋起!”NASA开始眼红,英媒罕见正面报道
- 美国宇航局登月火箭SLS湿彩排延迟到6月,发射时间也有所延迟
- 科学家发现两头海豚与蟒蛇玩\游戏\?高智商海豚:究竟有多暴力?
- 超光速?这是仙女座星系之旅,你体会过吗?
- 中国在月球得到重要样本,NASA局长却建议:像阿波罗那样共同分享
- 人类最拉风的发明,影响力超过原子弹,从此,我们累死累活一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