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全民“降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继钓鱼、露营之后 , 一个新潮又在小红书上兴起—骑行 。
在小红书输入“骑行” , 大约有66w+笔记 , 相关搜索也出现“骑行路线”、“骑行装备”、“骑行穿搭”、“骑行减肥”等选项 , 笔记篇数也都在1w+ , 骑行穿搭甚至更多 , 有2w+的笔记 。 小红书的笔记 , 自然以女性居多 , 苗条修身的骑行服搭配各式各样的自行车 , 再加上阳光、绿树、鲜花的映衬 , 精美的图片让骑行成功实现了破圈 。
尤其正值五一假期 , 迫于疫情 , 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周边游 , 又或者干脆闭门不出 , 哪也不去 , 与之相比 , 约上三五好友沿路骑行 , 既亲近大自然、放松解压 , 又锻炼身体 , 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
小红书越发成为年轻人消费娱乐的一个“风向标” , 旅游尤为如此 , 追溯到小红书发展早期 , 其slogan从2014年的“找到国外的好东西”变成2015年的“全世界的好东西” , 到2016年又改为“全世界的好生活” , 这时 , 旅游购物的权重甚至是大于美妆护肤的 。 可以说 , 小红书见证了我国旅游行业的起伏 。
而如今在小红书里 , 一场旅游行业的“全民降级”正在发生 。
从高端酒店到人造景点再到公园赏花
如果想问小红书上最火的酒店打卡地是哪里 , 那么疫情之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是宝格丽 。
宽阔的大床、印着宝格丽LOGO的台灯以及产自意大利的山羊绒床旗 , 和酒店24小时都能供应的精美食物 , 在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中 , 小红书的博主们全方位向我们展示着宝格丽的低调与奢华 。 不知何时 , 小红书上的“白富美”们不再满足于晒豪车、晒奢侈品 , 必须要n次打卡宝格丽酒店才能够追得上潮流 。
宝格丽在北京和上海开酒店的时候 , 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在国内打响名气 , 但不可否认 , 小红书的打卡模式在前几年旅游经济一片繁荣的背景下让很多高端酒店吃到了流量红利 。
酒店打卡 , 带来的是一种“酒店即目的地”的旅行方式 , 它不再属于观光型旅游 , 而是休闲或度假旅游 。 根据国际惯例 , 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 进入国内旅游的增长期 , 以观光型游客为主;当人均GDP达2000—3000美元时 , 旅游形态开始向休闲旅游转化 , 进入出国旅游的增长期;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 , 旅游形态开始向度假升级;达到5000美元以上开始向成熟的度假经济时期过渡 。
尽管我国观光型旅游仍占主导 , 但休闲度假的需求一直在扩大 。 这种趋势在人均“白富美”的小红书上最先得到展示 , 只是 , 奢侈化的旅游泡沫并没有建立在真实的消费水平之上 , 即使没有小红书打击炫富的外力 , 疫情的发生也会让其破裂 。
取而代之的是小众化的、更迎合大众打卡或出片需求的旅游形式 。 2020年因为疫情的缘故 , 海外游和远距离的长途旅游都受到限制 , 周边游迅速火了起来 , 但当地及周边的景点对很多游客来讲吸引力不大 , 因此小红书的博主们将目光锁定在了制造小众网红景点上 , 推荐文案清一色打出“国外景点平替”的标签 。
小红书上 , 你会在北京周边发现80个“小瑞士” , 在成都周边看见100个“小镰仓” , 随便一个沙滩就是“小马尔代夫”、“小圣托里尼” , 让你不用出国就“假装在欧洲” 。
人造的网红景点固然能吸引大批年轻人前去打卡 , 可是一旦去了 , 往往滤镜碎一地 , 是以 , 去年十一期间小红书“翻车”景点引发众多网友吐槽 , 这导致很多小红书的用户不再轻易相信旅游种草 。
今年 , 我们旅游的距离进一步缩短 , 野餐、露营、骑行等等 , 这些在小红书兴起的新潮流基本没有超出本地范围 。 根据马蜂窝大数据显示 , 清明假期 , “骑行”相关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过70% , 64%的旅行者选择花1-2天时间在城市周边露营、骑行或者徒步 。
不止如此 , 小红书种草也越来越接地气 。 随便发布一篇“春季赏花攻略”笔记 , 配上几张吸睛的照片 , 短短几天内就能获得上千次点赞和数百次收藏 。
推荐阅读
- 水库|夏天到了,你还不会不知道国内的这几个旅游景点吧
- 旅游消费|爆火的“露营”,餐饮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
- 乡村旅游|鹿寨香桥岩溶国家地质公园,该景区的主要地貌是喀斯特地貌
- |?导游进厂,旅行社卖身,疫情下的旅游业有多惨?
- 日照|日照旅游, 治愈温暖,日照旅游攻略
- 房价|山东有个知名旅游城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房价却媲美二线城市
- 云南|云南又迎来一大型景区,斥资3.8亿建成,或将成为当地旅游业龙头
- |五一避人好去处,京西有座井养第一村,还是红色村庄和徒步胜地
- 广西|外地小伙子来广西五线城市旅游,2人点了4个菜花了240元,贵吗?
- 旅行|我在抖音卖“旅游期货”,有效期至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