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我一生获奖无数,曾弃养双胞胎养女,如今亲生女儿哈佛毕业( 三 )



于是乎 , 在1977年的10月 , 陈冲和全国500多万考生 , 一起走进了考场 。
这一年的高考 , 据说是有史以来录取率最低的一年 , 录取率不到5% 。
陈冲就很幸运 , 她挤进去了 , 考上了上海外语学院 。

本来家里建议她去学习医学 。 可是 , 奈何陈冲这几年一直没好好上学 , 生物一节课也没上过 。
于是 , 她选了自己最擅长的专业——英语 。
此时的陈冲不过17岁 , 比一般的高中生还小上1岁呢 , 更不用提那些已经成家有孩子的30多岁的大龄学生了 。

啊 , 出名要趁早呀 , 来的太晚 , 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张爱玲
刚入学那会儿 , 陈冲还能正常的上课 , 如果有记者采访或者拍摄的事情 , 她就跟老师请个假 。
但是后来 , 这种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
在她上大二的时候 , 接到了一部电影的邀请 。
拍了这部剧后 , 陈冲成了最年轻的影后 。

这个电影就是《小花》 , 由陈冲、刘晓庆、唐国强一起主演 。
当时的刘晓庆只得了个最佳女配奖 。

气的刘晓庆直跺脚:我是女主角 , 不是女配角 , 谁稀罕当最佳女配 。
彼时的《小花》就像当初《还珠格格》 , 陈冲就相当于现在的顶流明星 。
人们争相购买她的海报 , 到处都是她的特写照片:广告牌上 , 挂历上....

有次陈冲的哥哥陈川 , 在家里忍不住大发牢骚:我现在都没有名字了 , 他们都只会叫我陈冲的哥哥!
不仅是她的哥哥无法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 陈冲其实也很迷茫 。
她不想只做一个花瓶 , 她想要充实自己 , 看到更广阔的天空 。

可是她现在似乎已经站到了人生巅峰 , 以后的日子怎么样呢?
人生还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读书 , 比如出国!
正好 , 此时的父母被公派出国了 , 妈妈常常从米国给她邮寄来很多稀奇的东西 。
有一次 , 妈妈给她的来信里告诉她 , 妈妈已经变成了猫王的迷妹 , 还捎带着邮过来一个猫王的磁带 。
听着猫王的歌 , 陈冲想:
我也要出国!
青春从来张狂 , 张狂到为了某一个念头 , 就走在路上 。

刚好大学毕业的陈冲决定去米国 , 学习电影制作 。 因为母亲也在那里 。
此时的人们刚刚沉浸在高考开放 , 没有通过高考的学子们奋笔疾书 , 准备来年的二战 。
很少有人想到出国 , 或者学外语 , 很多人英语字母有几个都不知道 。
陈冲几乎算是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 , 她决定申请出国留学 。
飞机落地后 , 母亲来接机 。

但是米国的生活远远要比国内难混得多 。
因为爸妈是公派出国 , 没有工资拿 , 也不能和陈冲住在一起 。
她要想在米国立足就得自己养活自己 。
可是米国没人知道《小花》 , 没人认识百花奖影后 。
在国内的名气 , 她是完全用不上的 , 于是陈冲开始了勤工俭学的日子 。

在餐厅当服务员 , 在图书馆当管理员 , 给老人当看护 。
后来 , 餐厅老板知道了陈冲是影后以后 , 他便经常趁店里人多的时候 , 把陈冲领到众人面前:“看 , 这可是影后 , 在我的店里当服务员 。 ”
老板的本意是想要吹嘘自己的店有多厉害 , 居然有这么厉害的演员在我的店里当服务员

陈冲感到非常的丢脸 。
跌下神坛的失落 , 没有什么时候比此时更清晰 。
在米国的第一年里 , 她遵从父母建议 , 学了生物 , 在课程结束时 , 她每门课程都取得了A 。
放假后 , 她和同学一起去加州玩 , 正好此时加州举办华人电影节 , 通过这次活动 , 她发现自己还是喜欢拍电影 。

于是第二年 , 她转学了 , 学习电影制作 。
为了赚学费 , 她开始尝试去好莱坞找机会 。
毕竟这里一天的工资相当于她一个月打工的工资 。
但是 , 到了好莱坞 , 这里并不太需要东方面孔 。
她能上镜的机会很少很少 。
但是她却在这里认识了很多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 。
其中的一位就是她以后的前夫——柳青 。

我记不住在我辉煌时 , 谁跟我荣华富贵 。 但我会记住在我落魄时 , 谁跟我共度风雨
柳青 , 李小龙的徒弟 , 好莱坞的武术教练 。
此时的陈冲刚到米国 , 读书压力大 , 挣钱又难 , 人一直很压抑 。
柳青此时也很穷 , 不过他从小就在米国长大 , 性格开朗 , 经常鼓励陈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