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大爷拿免死金牌鉴宝,自称此是传家宝,专家一看:你胆子不小
导读:你见过免死金牌吗?金灿灿的小小一块,关键时刻拿出来,行刑官吓得立刻站起来,刽子手赶忙收起刀,周围的百姓瞧见都得啪啪跪倒一片 。这是电视剧里常见的情节,三岁小孩都知道那是在演戏,现实中哪里有这玩意,就算有,那也得是在博物馆 。但偏偏有的人不仅有这玩意儿,还奉为了传家宝 。那这块免死金牌是真的还是假的,它又有什么来历呢?
文章图片
在一档鉴宝节目中,一位老大爷拿着一块小金牌登上了台,他抬手一亮,金牌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免死金牌 。老大爷说这金牌是祖辈传下来的,传了很多代,他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个啥,还是看了相关的鉴宝节目才觉得自己手上拿的是免死金牌 。而专家接过这金牌,倒也没着急辨认真假,而是先问了几个问题 。您祖上是不是在朝为官?老大爷说是 。那您祖上是否在清朝为官?老大爷又说是 。你祖上的官职不仅大,还曾立过大功,是也不是?老大爷又说是 。除此之外,老大爷还说自己家一直将这免死金牌奉为传家宝,平时就锁在保险柜里,生怕有了磨损 。
如今,他认出来这就是免死金牌,所以拿到现场就想着来估个价 。看其自信的态度不似作假,在场的专家们都认真起来,打算仔细鉴定一番,好报一个高价 。可谁知专家一接手就意味不明地笑了笑,之后没再接着问老大爷,转而讲起了免死金牌的前世今生 。
文章图片
在古代,皇权几乎是不可侵犯的 。可皇帝们却时不时要发几个免死金牌,我今日要赐死你,而你拿了金牌出来,我这命令就抵消了 。这“免死金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算是凌驾于皇权之上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帝们就没有几个不多疑的,那么他们发明这个可以反驳自己命令的免死金牌是为什么呢?这就得问问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邦了 。
刘邦是什么人?沛县无赖,跟村里头的寡妇纠纠缠缠,40岁了还混在基层,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虽说他无根基,但是他大度 。打了败仗还能把函谷关以东地盘全部让给功臣们分割,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啊 。等刘邦真的登上了九五之尊之位,在对功臣封无可封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打感情牌了 。刘邦命人做了“丹书铁劵”,也就是用朱砂在铁券上记录了皇帝与功臣和重臣的信誓,将他们放在金盒子里,藏在宗庙里面 。刘邦是这么说的,“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即使黄河变成了小溪,跟衣服带子一样宽,即使泰山变成小石头,只要我大汉帝国的宗庙还在,你们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代代相传 。
文章图片
听听看,多么的大气,比之什么“天打五雷轰”听起来可郑重其事多了,但结果呢?拥有丹书铁券的韩信、英布都被刘邦一一杀死,别说什么荣华富贵,命都没了,要那些钱有什么用呢?所以说,刘邦的“丹书铁券”,还有什么藏在宗庙的操作其实没什么实际效用,就是用仪式感装装样子 。可以类比成老板没钱给你发工资,只能拽着你跟你说,他会记得你的付出,且会记录在册,随史长存 。至于你的工资嘛,遥遥无期,真遇上这样的老板,创业期你还有肉吃,等功成名就了,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了 。“丹书铁券”发明之初就是刘邦给大臣们画的大饼,根本没有什么免罪免死的效用 。
文章图片
不过到了南北朝,“丹书铁券”就逐渐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也是从这里开始,“丹书铁券”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免死”的效用 。“臣下任事者得以出入帷幄,而赏赐无度,盈积私家,金书铁券,不死之诏频以许人 。”北魏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称“丹书铁券”为“不死之诏” 。而且这玩意在那个时候还不算稀缺,皇帝频频给自己喜欢的人颁发丹书铁券,因为没有实际效果,所以不会被人诟病,大饼嘛,是个人都会画一画的,可能是对下属,也可能是对情人 。
虽然这个时候“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核心功能,但还不至于真的就那么厉害,拿出来就能吓唬住所有人,如果碰上硬茬子,追溯起来,“丹书铁券”不过就是沉点的废纸一张 。北魏孝庄帝就曾经杀了一位大臣尔朱荣,他怕尔朱荣的弟弟尔朱世隆一个不服就起兵造反了,赶忙学着刘邦给人家颁发了一个“丹书铁券”,说的那叫一个冠冕堂皇 。
推荐阅读
- 世界上最“无奈”的国家:全国仅一条公路,当地人顿顿吃海鲜和肉
- 放羊老汉捡到一只受伤大鸟,越看越奇怪,救了10天后出现神奇一幕
- 世界上最会伪装的2个流浪民族,一个靠经商复国,一个却让游客害怕
- 回顾:武汉一女子逆行撞车,随后倒地不起;网友:别在地上摆pose
- 集齐御三家:都是屏下摄像头,但都不一样!
- 特雷.琼斯:打出了一个令马刺球迷都震惊不已的惊喜赛季
- 同天俩花季孩子意外殒命,一人坠楼,一人遭渣土车碾压
- 世界三大未解之谜,其中一件发生在中国,科学都难以解释
- 大象鼻子就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奇迹,还有什么是它做不到的?
- 2020年广西潜水事故:“无底深潭”,三人返回,一人在140米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