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文章图片


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文章图片


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文章图片

【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1989年,一安徽青年以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生前无名,死后名声大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 大多数人小时候的梦想都是想当科学家、宇航员、医生等等 。 随着时间流逝 , 很多人长大后梦想可能就会产生变化 , 这种变化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生活屈尊于现实 ,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途 。
只有少数的小部分人会坚持自己的梦想 , 在自己的理想中成长 , 但毕竟理想总是很难实现的 , 因此实现者少 , 而因理想而无名之人却很多 。

有意思的是 , 总有一些人在活着的时候为了追逐理想而寂寂无名 , 但去世后却开始名声大噪 , 梵高如此 , 今天要讲的这位安徽青年同样如此 。 安徽青年是谁?海子 。
现在人人都能说出几句海子的诗 , 比如说传颂度最高的那句“面朝大海 , 春暖花开” 。 这句诗中满满都是对生活的希望 , 单单从诗句中来看 , 这首诗的作者一定是充满阳光的人 , 其实不然 , 作者海子的内心精神世界一直不太好 , 并且在写下这首诗的在两个月后就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 。

海子原名叫做查海生 , 他是安徽省小村庄里的小孩子 , 自小在田野间长大 , 没有见识过城市里的繁华 。 虽然出身很一般 , 但海子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改变命运 , 最可喜的是他还有着过人的才华 。
海子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 , 母亲也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 , 除了操持家务、外没有任何别的技能 。 尽管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 , 或者说没文化 , 但他们却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 因此一发现自家孩子在读书上有一定天赋后 , 就开始着重培养 , 尽量多攒些钱换书给海子看 。

在同龄的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 , 四岁的查海生已经报名参加背诵比赛了 , 并在15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 要知道哪怕在高校扩招的今天 , 能够15岁考上北大也足以但一个天才之名 , 换到几十年前的小山村中 , 这简直就是“山沟沟里飞出了个金凤凰”的真实写照 。

不过虽然考入了北京大学 , 查海生却并没有因此混得风生水起 , 因为他更喜欢沉浸在诗歌的世界 。 海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一个诗歌梦 , 他一直坚定地追逐着这份梦 , 于是他在1982年开始进行诗歌创作 , 并于1984年以海子的笔名发表诗歌 , 在前后七年的时间内 , 他发表了数本诗集 。
必须得承认的是 , 很多文学家之所以能够写出那般美妙的作品 , 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比起常人有着更强的对世界、情绪的感知能力 , 并且内心也更加敏感 , 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 , 虽然他的作品不少都是传达出对生活、对光明的向往 , 但他本人却非常“丧” 。

在诗歌的世界 , 海子的爱情观很单纯 , 就想要“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 但是现实却给他带来了打击 。 海子一共与六位女孩谈过恋爱 , 可能不明真相的人会认为他是个“海王”、“渣男” , 但是这对于海子来说是一场灾难 , 因为她们一个一个的都离他而去 , 只留海子一人舔舐满身伤痕 。

除了爱情的伤 , 还有他的精神之伤 。 虽然现在海子的大名如雷贯耳 , 但是在海子生前只是个无名之辈 , 不但事业不顺 , 就连诗歌也没人欣赏 , 哪怕之前发表过很多诗集能够证明自己的才华 , 但是自己还是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 海子这匹千里马一直没有遇见自己的伯乐 。
海子毕业后去到政法大学任教 , 但依旧孤僻不受欢迎;后来他去旅游 , 走过很多路 , 看过很多美景 , 却依旧没能治愈自己心灵上的创伤 , 自杀的念头开始充斥在海子的脑海中 。

各种原因相加最终压垮了海子 , 压垮了这个诗歌中永远阳光的人 。 1989年3月26日 , 孩子在山海关的铁轨上自杀 , 只留下一句遗言:“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 , 我叫查海生 , 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 ”或许他自己也想不到 , 生前一直不得志 , 追逐梦想发表诗篇又不被珍惜 , 去世后反而名声大振 , 人人开始知晓海子这个笔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