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游戏虚拟人,究竟价值几何?

和平精英|游戏虚拟人,究竟价值几何?

文章图片

和平精英|游戏虚拟人,究竟价值几何?

文章图片

和平精英|游戏虚拟人,究竟价值几何?



洛天依在北京冬奥献唱《Time to Shine》后 , 粉丝们有了新话题——一方面 , 喜欢的角色走出二次元 , 开始不断与现实融合;另一方面 , 虚拟人不再是“圈地自萌” , 被更多人看到与认可 。


同样 , 去年6月 ,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 , 数字记者“小诤”成为了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 。
虚拟人 , 不仅作为前沿技术 , 从实验室走了出来 , 如今更是成为了社会现象、流量密码 。 这背后 , 一种新的模式正在诞生 。
虚拟人的“内卷”
虽然中国的虚拟人起步相对较晚 , 但玩法却是五花八门 , 并随着技术迭代不断进化 。
最传统、最主流的 , 仍然是“虚拟偶像”路线 。 他们往往作为独立IP , 依靠精致的外观、“唱跳RAP”的才艺吸引观众 , 更多活跃在数字娱乐领域 。
由于“虚拟偶像”们内卷严重 , 新兴的虚拟人逐渐另辟新路 , 将“功能性”发挥到了极致 , 出现在了我们日常接触的各个场景中 。

翻开B站 , 我们能看到各种虚拟人的节目:天气预报、相声、培训课 。 而在生活中 , 阿梓参与了上海时装周、七海录制了江苏卫视的广告等 , 主打“功能性”的虚拟人们正在不断“入侵现实”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虚拟人或许将改变诸多行业 。
在物质需求被基本满足后 , 人们更多转向了精神需求 。 这个道理在虚拟人中同样适用 , 也是破除内卷的一大法门——他们从虚拟中来 , 能够更好地承载人们对美好的想象 , 并付之于现实 。
我们看到 , 已经有一些虚拟人们开始了探索 。
5月7日下午 , 联合国妇女署主办的“看见游戏世界里的她” , 围绕“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呈现”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 在直播中 , “吉莉”做了一段近景主题演讲:
如果你问我 , 什么是“实力”, 我更想把它解读成一种能力 , 一种敢于以不同姿态探索世界的能力 。
在大家的印象中 , 演讲往往和领导、专家、成功人士挂钩 , 似乎与虚拟人都不搭边——以往 , 再火爆出圈的虚拟人 , 营业形式也多是停留在唱跳、采访等方面 , 鲜少有突破性的创新演绎方式 。 而虚拟人演讲 , 还是第一次 , 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创新 。
这与“吉莉”本身的角色定位有关 。
吉莉是《和平精英》“明星四人小队-吉莉战队”的组建人 , 脱胎于战术竞技游戏的她 , 却有着细腻的人物故事:爸爸在维和时意外牺牲 , 这让吉莉开始患上了严重的应激心理阴影 , 而在经历有人为了保护自己而牺牲后 , 吉莉决定重振勇气、保护他人 。
演讲中 , 吉莉也解释了自己的使命:代表《和平精英》 , 去影响和激励更多人 , 勇敢自信 , 永怀冒险精神 , 不惧失败和挑战 , 敢于打破陈规 , 追求梦想 。
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 , 无论是在现实或虚拟 。
这次精彩演讲的背后 , 是极高的制作难度突破 。 视觉呈现上 , 长达3分钟的近景演讲和人物特写 , 还没有虚拟人做到过;同时 , 站上演讲台需要更为精准、专业的表现——发音沉稳、表情自然、不献媚、不过度严肃 , 都是需要反复推敲和优化的细节 , 这对虚拟人的人物设定、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表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满足诸多条件后 , 才能够准确传递吉莉的感受与想法 , 以及她代表的“和平青年”理念 。
这种爱好广泛、风格百变、独立向上的态度 , 代表着多元的游戏文化 , 也代表着当代青年:敢玩爱玩 , 却又能玩出名堂;不断挑战未知 , 向陈规发起冲击 。
虚拟人 , 为什么“好用”?
回到虚拟人行业来看 , 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家的偏爱?凭什么获得了这些展现的机会?
从《和平精英》与吉莉之间的“羁绊”来看 , 对于游戏 , 需要“吉莉”这样的存在:脱胎于游戏 , 却能够打破游戏的边界 , 最终又反哺回游戏 。
这一过程当然离不开技术、产品以及相关理念的进步 。
十多年前 , 虚拟人八字没一撇 , 表情僵硬、说话自带电音 , 和“真人”相距甚远 , 恐怕所有观众都无法接受 , 更不用谈积累粉丝了 。
而今天 , 能直播、能“to签”的虚拟人 , 无论功能还是“可信度” , 都已经接上了地气 , 简单来说 , 他们更像“人”了 。
但像“人” , 还是和真正的“人”有一定距离 , 又为何被选择呢?或许这就是虚拟人的独特价值所在 。
我们简单对比 , 常见的几类“代言”角色:成熟偶像 , 真人新秀 , 传统“二次元”角色(如与知名IP的联动) , 以及虚拟人 。
首先是最常见的成熟偶像:当红的歌星影星 , 每个时代的天王天后 。 即便我们不考虑代言费的问题 , 这些“大明星”也并非适用于全部领域:
1. 明星有很高的认知度 , 但相对而言 , 他们有各自的粉丝圈子——换句话说 , 他们的流量可以帮品牌冲销量 , 却很难在大众中建立形象;
2. 明星的合作权益往往需要一条条确认 , 由此确认代言费用 。 由此 , 曝光的渠道、频率相对受限 , 当然费用也可能让品牌望而却步;
3. 这些年“塌房”造成的品牌损失 , 吃瓜群众们早已耳熟能详 。
相对来说 , 真人新秀们除了影响力外 , 都与成熟偶像相似 。 而他们的成长空间广阔 , 可塑性强 , 反而是最接近于虚拟人的一种选择 。
“二次元”角色虽然可以部分规避“塌房” , 且粉丝足够精准 , 但也会有合作授权的条条框框限制 , 而大部分的“二次元”角色 , 本身的破圈之路还任重道远 , 带给品牌的加持也相对有限了 。
在复杂的需求中 , 虚拟人的纯粹与包容 , 成为了破题的关键:虚拟人天然具备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形象的特质 , 赋予了快速结合任何行业、适应任何舞台的能力 。
虚拟人虽然不是声量最大、覆盖人群最广的 , 却由于曝光灵活、风险低、定位精准及成长性、可塑性强的特点 , 可能是最适合小众破圈、走入大众视野的代言人 。 很明显 , 这些特点击中了中国各大品牌方的命门 。
虚拟人 , 如何“闭环养成”
事实上 , 在元宇宙概念爆火后 , 产品、品牌方纷纷推出虚拟人 , 担任自家代言人 , 一家国内头部UE4制作团队告诉虎嗅 , “现在一天能收到10多个虚拟人项目需求订单 , 有时候高达20多个” 。
这在她入行的十多年里 , 从没有发生过 。
虚拟人的火爆已经超出了想象 , 而这与以往所有的流量风口一样 , 产品方都绕不开一个灵魂发问:我做的虚拟人 , 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对自家产品有什么价值?
毕竟 , 所有的动作 , 都需要回归到市场反馈和产品增长 。

吉莉的主创团队在联合国妇女署的直播活动中 , 第一次分享了吉莉的“闭环养成”打造路径 。
吉莉是幸运的 , 脱胎于《和平精英》 , 这为她的大众认知打下了基础 , 而对于《和平精英》这样的头部游戏而言 , 最大的诉求往往并非流量 , 而是持续成长、可塑的IP形象 , 与多元、开拓、进取的IP价值输出 , “一定程度上 , 吉莉作为数字代言人 , 肩负的是推动《和平精英》人格化的使命 。 ”
这样也就能理解 , 可以根据互动塑造形象 , 不断养成 , 既能快速迭代 , 又能长线发展的虚拟人 , 与品牌本身的成长曲线最为吻合 , 最能够满足表达的需求 。
因此 , 吉莉之于《和平精英》的价值是双向的 。 《和平精英》推出吉莉并为其提供演绎空间 , 最终是为了《和平精英》在玩家及外围大众圈层 , 更立体、丰富的IP形象呈现 。
在游戏中 , 吉莉是《和平精英》与玩家沟通的窗口 , 她是与玩家相互陪伴的养成系角色 。
吉莉是玩家认为最能代表《和平精英》气质的IP角色 。 作为玩家都耳熟能详的酷girl“吉利姐” , 她担任特训岛的特训官 , 战术研究室、舞龙醒师博物馆的讲解员 , 也高频出现在游戏LOADING图、开版视频中 , 每当游戏有大动作和新动态 , “吉利姐”都会向玩家生动讲述游戏版本背后的故事 , 带领玩家去探索、体验多元趣味的冒险世界新玩法 , 吉莉是在和平玩家的日夜陪伴下 , 在友好轻松的社交氛围中 , 逐渐“养成”了喜爱竞技与冒险、愿意与伙伴并肩作战的特质 。
游戏之外 , 吉莉作为外延的触手 , 有效地帮助游戏刷新大众认知 , 成为其与主流价值观交互的桥梁 。
吉莉是《和平精英》玩家群像的代表 , 不仅打开了大众认知 , 引发外界对于“和平青年”的多元讨论 , 不断传递正向的IP价值 , 频频冲上微博热搜 。 在《和平精英》的三周年活动中 , 除了明星代言(如吴京) , 系列的线下活动以及音乐、动画等素材输出 , 吉莉也成为了传统运营之外的有益补充 。


除此之外 , 吉莉还是《和平精英》创新数字人科技的呈现 , 不论是对虚幻5引擎、FACEGOOD面捕等行业顶尖技术的应用 , 还是以此探索光子工作室群自研RBF修型骨骼绑定系统、灯光系统等自有技术沉淀 , 这些对前沿技术的探索和钻研 , 最终都会回归帮助游戏品质的升级 。
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 , 吉莉对于《和平精英》的意义 , 远不止于此 。
《和平精英》作为一款游戏 , 需要触达更广阔的大众 , 这个过程中 , 拟人化的IP承担着“锚”的作用 , 通过跨界合作 , 与潮流、文化、艺术等社会活动建立节点 , 不仅能帮助《和平精英》塑造更多元的形象 , 也能让用户打破“打破次元壁” 。
从虚拟到现实的投影 , 如各种联名活动 , 对于玩家、或大众而言 , 是一种新鲜的沉浸体验 , 而将用户从实体带回到虚拟 , 反哺《和平精英》的游戏本身 , 构建增长闭环 , 吉莉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 也是区别于其他虚拟人的价值所在 。
在这种良性的循环中 , 《和平精英》玩家 , 以及和平青年们包容、探索、无畏的标签 , 自然流露于大众传播语境 。


无论是参加央视的《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 , 还是出席联合国妇女署活动进行演讲 , 或是在冬奥期间 , 担任《和平精英》冰雪运动推广大使 , 或是担任西湖文化宣传挚友 , 助力城市文化、地方旅游的公益宣传 , 又或是将深山里的非遗民族文化——苗绣 , 与北京时装周上的高定潮流服饰相结合 , 都是她打通游戏与现实的表现 。 吉莉成为了《和平精英》的长线连通器 , 帮助《和平精英》真正走进了年轻一代的现实生活 , 成为他们的美好成长记忆 。
当然 , 要“养成”这样的一个独特的虚拟人并不容易 。 《和平精英》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来探讨和筹备 , 才逐步将吉莉的角色闭环策略思考成形 。 未来还将继续付出足够的耐心 , 去雕琢和进一步放大角色魅力 , 去拓展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跨领域合作 , 而这将会是未来游戏在虚拟人IP内容挖掘等命题上 , 不容忽视的一大突破口 。
总结
我们能够看到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行业浪潮的到来 , 传统品牌们或自己打造 , 或携手虚拟人 , 成为了连接大众的有效手段 。
而对于本身数字世界的居民来说 , 虚拟人或数字人 , 则只是数字构筑的一部分 。 一个独立发展、自带影响力的虚拟人 , 对于各大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打造的数字场景 , 将是最宝贵的资产 。
回到游戏行业 , 在《和平精英》三周年活动中 , 吉莉的活跃表现 , 已经证明了虚拟人对于塑造IP价值、接入主流平台、提升公众认知的价值 。 游戏本身的玩法创新 , 明星的代言 , 虚拟人的破圈助阵 , 都帮助产品辐射到了更广的受众 。
【和平精英|游戏虚拟人,究竟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 , 在这些外延的阐释下 , 游戏不再仅仅是游戏 , 而是青年的、实力的、多元的 。 这才是脱胎自游戏的虚拟人 , 对游戏做出的最好回报 , 也是“科技向善”的一个注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