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美国人辞掉工作,搬到长城脚下生活,告诉你这些民宿运营知识不知道,趁早退出!

乡村旅游|美国人辞掉工作,搬到长城脚下生活,告诉你这些民宿运营知识不知道,趁早退出!

文章图片

乡村旅游|美国人辞掉工作,搬到长城脚下生活,告诉你这些民宿运营知识不知道,趁早退出!

文章图片

乡村旅游|美国人辞掉工作,搬到长城脚下生活,告诉你这些民宿运营知识不知道,趁早退出!

文章图片


乡村旅游设计走到现在 , 风风火火 , 浪潮不断 。 受到疫情影响 , 很多乡村旅游也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寒冬时期 。 乡村旅游该如何走 , 看看这位住在中国的美国人 , 或许他告诉我们的正是应该我们认真思考的 。

长城脚下
他叫萨洋 , 年到50辞掉了工作 , 搬到长城脚下 , 在一个叫慕田峪村的地方长住 , 并对他的房子进行了全面的改造设计 , 同时还改造了一个废弃的小学叫“小园” , 主要为餐厅、画廊、展厅等 。 随后又改造设计了一个废弃瓦厂 , 受到当地广大好评 。 然而他是一个学政治学并非学建筑学的 , 却有如此大的艺术造化 , 为我们乡村旅游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经验 。 以下是我从项目经验和有关杂志社对萨洋的采访总结:

美国人:萨洋
首先:乡村旅游民宿不是简单的退休度假生活 。 很多人在城市生活腻了 , 就畅想赚点钱退休到乡村去 , 自己改造设计一个房子做民宿 , 以为这样日子会很舒服 , 实际上不是那样的 。 不少人 , 自建10几间民宿 , 但是2~3年后 , 却发现自己花了100块钱的成本 , 却只能收回80块钱回来 , 人累坏了 , 还要雇佣很多人 , 每个月资金都有问题 。 要搞乡村民宿 , 首先要有一定的规模 , 小规模民宿很难运转起来 。 需要酒店化规模运作 , 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转 。 最好能联动周边资源一起开发 , 有多个景点吸引游客 , 才能让人留下来 , 有回头客 。

设计思考中的萨洋
其次:乡村旅游要有它特有的文化作为支撑才能长足 。 比如乡村淘汰的公社 , 可能新酒店的名字就叫“公社” , 这是它的特色 , 也是它的故事 。 要想创造一个品牌 , 必须得有一个故事 , 这个故事便是创造品牌的文化承载 。 品牌是增值的 , 本来一个东西值100块钱 , 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品牌 , 客户就会很乐意给你付150 , 那个50就是品牌增值来的 。

萨洋和他的夫人
第三:乡村酒店运营实际比城市贵 。 在很多人看来乡村酒店运营成本一定比城市便宜 , 但其实这是错误的 。 因为乡村的人力及各种成本都比城市高 。 比如一名经理每月在五星级酒店能赚1万元 , 乡村可能就要花1.5万元才能把他雇下来并持续留在这里 , 同时还要提供很好的工作环境 , 让他能看到发展的潜力和机会 。 所以 , 很多时候会被迫选择培养当地的大叔阿姨 , 但这其实是很难的 。 人才缺失是乡村酒店运营非常头疼的问题 。

瓦厂改造后
第四:地理区位慎重选择 。 根据萨洋夫妇的经验和我们对很多案例研究 , 一般乡村民宿距离市区在1-1.5小时的车程是最佳的;一旦超过了 , 人流下降会非常明显 , 立刻减半 。 这距离不会出现需花一个上午时间在路上的情况 , 可以接待的类型比较多 , 比如公司聚会 , 会议 , 商务接待等等 。 酒店的运作也不能只靠周末、节假日 , 需要有平常接待功能 , 让市区的人换一个环境办公 。 乡村酒店有一个基本常识 , 当客人住到两晚以上 , 一般才会有机会盈利 , 住一晚只能是基本持平 , 除非成本特别低 。

瓦厂
最后 , 民宿度假要满足基本舒适性和使用要求 。 比如乡村改造 , 既要保有它原有的故事特色 , 但如果完全尊重当地的特色设计 , 一般也很难符合当代酒店最基本的需求 。 尊重挖掘的同时 , 必须考虑到酒店的实用性和舒适度 , 融入现代生活的功能 。 比如台阶扶手 , 光线亮度 , 手机充电 , 网络覆盖 , 智能引导等等都需要配备考虑 。
乡村振兴也已经宣传 , 兴起一段时间了 , 时下我们还并不明白什么样的乡村模式才是好的 , 有哪些模式是可以复制和借鉴的 。 一个华西村模式难以推广 , 也没有足够的生命力自我持续 , 几个瓦厂改造或是小园也不算百花齐放 。 但是 , 萨洋告诉我们的却是很现实的问题 , 这些现实问题都没意识到的话 , 再好的模式套上去也都不会成功的 。
【乡村旅游|美国人辞掉工作,搬到长城脚下生活,告诉你这些民宿运营知识不知道,趁早退出!】欢迎点击观看视频长城脚下的美国人 , 常住中国 , 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乡村民宿 。 #民宿 #酒店 #外国人在中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