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4岁女儿的一句话,我们夫妻反目成仇:不会说话的孩子,一开口就输了( 二 )


谁都喜欢言语间能传递善意的孩子 。  既懂得体谅别人的处境 , 知道顾及别人的感受 , 让所有和他亲近的人都很舒服 。  如蔡康永所说:“你越会说话 , 别人就越快乐 , 别人越快乐 , 就会越喜欢你; 别人越喜欢你 , 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 你会越快乐 。 ”
的确 , 语言藏着情绪和温度 。  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感 , 不恶言相对 , 不指指点点 , 留下的 , 才有可能是成就自己的好评价 。
一个孩子会不会说话 , 决定了他后半生的造化 。  用词正确 , 谈吐干净 , 会说话的孩子 , 不管去到哪里 , 都能赢得世界的掌声和鲜花 。
03
如何养出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究竟怎么养出会说话的孩子? 我想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和示范 , 让孩子感受到话语的温柔和力量 。  然后再通过科学地教导 , 一步一步提升孩子说话的修养 。 结合相关的研究和专家分享 , 我总结出父母们可以遵循的“3F”教养指南:
1、Fact(引导孩子学会倾听事实)
《美国父母这样教孩子自立》一书中 , 作者举了这样的例子: 一个美国男孩发现自己美术课上捏好的小泥人被同学弄碎了 , 气得很想骂同学一顿 。  这时爸爸反问他:“你的同学怎么说?” 男孩仍沉浸在盛怒之中 , 就算听同学说自己不是故意的 , 也不愿相信 , 认为同学就是讨厌鬼 。  爸爸见状 , 安抚好他的情绪后 , 便引用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讲给他听 , 慢慢引导他应该听听朋友的表达和解释 , 不要急于下定义 , 否则会冤枉别人 。
其实爸爸的用意很明显 , 就是希望儿子懂得: 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 要建立在学会倾听事实的基础上 。  只要听清楚、听明白 , 不把自己的意思、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 , 才能作出最准备的回应 。
所以 , 常常提醒孩子要先听后说 , 孩子才懂得说对的话 。
2、Feel(教导孩子觉察他人的感受)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小时候看到祖母在抽烟 , 心想这是不健康的行为 , 便脱口而出: “祖母 , 你每天吸2分钟的烟 , 就会少活9年 。 ”说完 , 祖母没有立即停止吸烟 , 反倒哭了起来 。  看到这一幕的祖父把他叫到一边 , 严肃教育了他 , 使他意识到:自己心直口快地表达 , 不是聪明 , 而是对祖母的伤害 。  自那以后 , 他说话都注意用词 , 常常体谅别人的心情 。  会说话的人 , 一定是能为别人着想 。
身为父母 , 要引导孩子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 换位思考 , 反思自己的表达会不会冒犯别人 。
只有他开始觉察别人的感受 , 拥有同理心 , 他便知道该怎么说话 。
3、Focus(帮助孩子聚焦说话的意图)
有时候看到身边一些孩子不管说话还是做事 , 总抓不到要点 , 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 。  举个例子 。  刚上初中的儿子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妈 , 你真是不靠谱 , 以后什么事情都不能找你了 。 ” 那一刻我被“骂”得莫名其妙 。  但也努力克制内心的复杂情绪 , 耐心追问: “发生什么事情?妈妈哪里不靠谱 , 你要不说说 , 看我能不能改?” 刚开始问 , 儿子还一个劲吐槽:学校老师太严了 , 爸爸妈妈工作又那么忙……我继续坚持不懈询问:是不是妈妈工作忙 , 没帮你做到什么事 , 你才觉得妈妈不靠谱 。  没想到 , 真说中了 。  原来儿子学校第二课堂需要父母提前购买上课材料 , 我没太在意 , 给漏了 , 儿子又误以为我买了 , 却选错了快递 。
整个事情 , 没有讲到关键信息上 , 导致彼此理解有误 , 差点激化了矛盾 。
所以平日里 , 父母要放下成见 , 稳住情绪 , 听听孩子想要表达的重点 , 慢慢帮他厘清思路 。
只有孩子清楚明白自己想说什么 , 听的人才能给出好的回应 , 促使双方的沟通顺畅 。
04

孩子成长路上 , 一张会说话的嘴 , 是他最贵的修养 , 也是他需要一生不断提升的本事 。
良言一句三冬暖 , 恶语伤人六月寒 。
教养出善意、温暖、会说话的孩子 , 终会发现 , 他能给身边人带来和煦的阳光 。
同时 , 他也会被这阳光包围、滋养 , 拥有美好的一生 。
点个“赞” , 与父母共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