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故事(四)( 二 )


弥乐佛热情快乐 , 所以来的人非常多 , 但他什么都不在乎 , 丢三拉四 , 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 , 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 , 但成天阴着个脸 , 太过严肃 , 搞得人越来越少 , 最后香火断绝 。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 , 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 , 由弥乐佛负责公关 , 笑迎八方客 , 于是香火大旺 。 而韦陀铁面无私 , 锱珠必较 , 则让他负责财务 , 严格把关 。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 , 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 , 没有废人 , 正如武功高手 , 不需名贵宝剑 , 摘花飞叶即可伤人 , 关键看如何运用 。
正能量故事32:救人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 , 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 。 照常理 , 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 。 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 , 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 。 他顾不上多想
, 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 。 此时一声巨响 , 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 。 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 , 回头一看 , 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
正能量故事33:出门
古时候 , 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 。 一路上 , 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 。 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 , 右手累了又换左手 。 忽然 , 大哥停了下来 , 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 , 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 。 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 , 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
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 , 但他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 , 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 , 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 , 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 。 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 , 在前进的道路上 , 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 , 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正能量故事34: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 , 被人们尊称为\"渔王\" 。 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 , 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 , 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 , 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 , 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 , 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 , 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 , 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 他们长大了 , 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 , 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 , 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 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 , 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 , 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 , 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 \"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 , 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 , 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 \"
路人说:\"这样说来 , 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 。 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 , 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 对于才能来说 , 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 , 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正能量故事35: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 , 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
春秋战国时代 ,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 。 父亲已做了将军 , 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 又一阵号角吹响 , 战鼓雷鸣了 , 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 , 其中插着一只箭 。 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 , 配带身边 , 力量无穷 , 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 , 厚牛皮打制 , 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 , 再看露出的箭尾 。 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
儿子喜上眉梢 , 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 , 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 , 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 果然 , 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 , 所向披靡 。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 , 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 , 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 , 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 , 试图看个究竟 。 骤然间他惊呆了 。 一只断箭 , 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 , 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 , 轰然意志坍塌了 。
结果不言自明 , 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
拂开蒙蒙的硝烟 , 父亲拣起那柄断箭 , 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 , 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 ”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 , 多么愚蠢 , 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 , 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

推荐阅读